美文网首页
人如何才能更自信?

人如何才能更自信?

作者: 钙帮主分身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17:31 被阅读4次

上周末的下午,我一边写文章,一边和老周聊起一位朋友的事情。他最近遇到点麻烦,找我推荐心理咨询师,我对他的遭遇表示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并提供了一些方法教他自我疏导,最后,推荐了之前看过的一位心理医生给他。

老周还没听到结尾就开始看手机。我有一丝不悦,抱怨道:以后我说话的时候你要专心听。老周说,我以为,你会直接说——来找我吧,我就是心理咨询师。没想到你还推荐别人。

我有点复杂的受宠若惊。可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专业呀,功力不够,我不能害了人家,耽误人家,他都已经快抑郁了。

老周说,那你也可以在推荐其他的心理咨询师之前让他先找你聊一聊啊。自信一点,不一定要有一个资质、或者是学了多少年才能出道,从你顿悟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已经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了。这样的机会以后要牢牢抓住,这可是活生生的案例。

其实我当时在和这位朋友微信聊天的时候,有一瞬间,我是把自己当成职业的心理咨询师在说话,我认为自己过往的积累可以有这样的专业度,可是后来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为什么我不能像家人那样看好自己?更自信一些呢?

我学过很多自我暗示的方法,包括语言上和肢体上的,也有无数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自我暗示的巨大威力,但是光靠自我暗示,能够改变潜意识层面的认知吗?如果说只要暗示自己“自信一点”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苦恼的人们了。

1. 不自信的人都是怎么长大的  

要想解决果,首先要追溯因。

一个婴儿自诞生开始,是意识混沌的,也有专家认为这个阶段的婴儿是处在一种与万事万物合一的状态,而随着与周围的父母等养育者互动,在现实世界中不断碰撞,逐渐形成了意识,并慢慢开始形成了人格。

心理学上经常说“投射”,笼统来说,就是一个人看到的外部世界是怎样的,真实映现了他的内部世界。

如果一个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伸展自我,同时得到外界的回应是:你可以这样;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都是被允许的,都不会失去妈妈(等抚养者)的爱,那么这个婴儿便可以放心自如地大口吃奶、大口呼吸、大声说话,而它也基本能够形成“我是好的”、“我是被这个世界欢迎的”、“这个世界也是基本善意友好的”这种认知。这是一个人获得自信心的根本来源,是在生命早期能够获得的最宝贵的礼物。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每天活在纠正和打击中,它每做一件事,都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告诉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么不对要那样才行……他就会变得畏首畏尾,自己无法做决定,只能眼巴巴等待父母等权威替自己选择,也更容易自我怀疑,患得患失,更关注“其他人会怎么想”。

为什么说“打击教育”要不得?因为这是在给孩子的潜意识下毒药,从根本上摧毁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当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比较低的时候,为了获取存在感和安全感,就会无意识地顺从对方。

“我都是为了你好”,别扯了,根本不存在那种纯粹利他型的“打击式教育”,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打击教育,是“听话教育”的同僚,本质目的都是为了驯化自我意识萌动的孩子,让他们变得更容易被家长控制。

2. 不自信的人,缺乏的是内聚性自我

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挫折商”的概念,也被称为“逆商”。

斯托茨认为,挫折商有四个因素:控制、归因、延伸和耐力。控制感高的人,即使面临重大挫折,仍然相信自己能控制局势,当别人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高控制感的人总能透过种种消极因素,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的地方,决不轻言放弃。

控制感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的自我,即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所说的“内聚性的自我”。当一个人有了内聚性的牢固自我后,遭遇挫折时,他能做到对事不对人,承认这件事我失败了,但并不意味着我这个人不好。

没有形成内聚性自我的人,他会将自我等同到任何一件自己在做的事上。于是,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会让他们觉得,这是“我失败了”,因此会产生羞耻感,甚至自我瓦解感。

因此也可以说,不自信的人,正是因为缺乏这个牢固的自我,会把每一个事情的失败,都等同于个人的失败,由此产生强烈的羞耻感。

如果生命早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滋养,后天如何养成内聚性自我呢?是不是找更多人肯定自己、表扬自己就可以了呢?

3.  改变,要从体验开始。

最近开始流行一句话: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2017年7月,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带领的团队在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研究长文,他们的实验发现当原本处于劣势的小鼠在连续获胜时,会变得更加努力、勇猛,能打败原来处于优势的小鼠,而且,在成功逆袭6次以上时,劣势小鼠的大脑发生了质变,它们的神经突触链接强度显著增加了,有效地帮他们进阶并维持到更高的等级地位,也就是“胜利者效应”。

你的成功经历或许正在改变你的大脑,让你在下一轮竞争中更易获胜。

成功的体验会加深你对自己的认可,并获得一种感觉:我能,我可以!自我效能感随之增强(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即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成功的经验多了,神经元之间关于成功体验的连接越来越多,这种感觉内化到心里,形成坚定内核,所有的能量都向自我这个核心聚拢,最终构建出“内聚性自我”。

体验,是关键的一步。强者,都是实干出来的。

从小事开始,积累成功的经验。只有真正经历过成功——而不是凭头脑想象——才能深度触达潜意识,当你面对新的挑战,需要调动过去成功记忆的时候,才能迅速唤醒当时的身体感觉、情绪和意识。

你生命中曾经达到的高度,就是你能够达到的高度。

如果只有意识上树立了这个目标,而潜意识却是自卑的,说到底,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那样就只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不会有正向的结果。

4. 开阔自己的眼界

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这一点十分具有疗愈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长板,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或者体验中曾经感知过失败的领域,多少都会有不自信。

一开始,你隐瞒不说,独自郁闷,是因为担心被人看成是傻瓜、异类——怎么连这个都做不好,然后你通过网络等渠道了解到:原来自己不仅有诸多同类,而且有些情形比你更糟糕,你是不是顿时觉得生活又美好了一些?

客观看待自己,做自己的拉拉队长,为自己的小小进步而喝彩;积极投入,多给自己创造成功体验,你就会越来越自信!

回到我自己的例子,一开始我的信心来源,只是和朋友之间就情感、职业这些方面的深谈中获得积极反馈:他们获得很多启发,思路清晰了很多,也对未来更有方向了。然而对于更深度的领域:比如抑郁症,我完全没有成功经验,所以会怯场。哪怕告诉自己要更自信,也是无根之木,心里不踏实。

唯有更加努力精进,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学识和阅历,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信心。

相关文章

  • 人如何才能更自信?

    上周末的下午,我一边写文章,一边和老周聊起一位朋友的事情。他最近遇到点麻烦,找我推荐心理咨询师,我对他的遭遇表示深...

  • 自信,如何才能自信

    想做一个很酷的人,在别人眼里有闪光点的人,想要让别人看不出我的不自信,哪怕戴上面具也可以,但是还是想由内而外的散发...

  • 第二天

    关于自信 1、今天和朋友闲聊,谈到如何才能更自信,他说,自信分为两种:一是发自内心的自信,自己知道;二是别人说你很...

  • 更健康才能更自信

    昨天没更文,有点焦虑,这几天在想一个问题:最近好像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不自信了。 事情从周日说起,那天应朋友之邀到银...

  • 如何才能自信?

    我曾见过山区修建拦水土坝。为确保土坝不漏水不垮塌,筑坝前必须先挖刨至基岩面。剔除掉已然软弱的基岩风化层,覆上薄薄的...

  • 如何才能自信

    之前看过对泰森的一篇采访,问其胜利的关键,其中一点记忆犹新;“要保持动作的舒展,而这需要足够的强大和自信。” 自信...

  • 如何才能让自己更自信?22022019

    导图日更2/100

  •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读书笔记2

    只有肯定,绝不否定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足够的肯定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信。有足够自信的人更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约...

  • 如何才能建立自信

    1.正确的认识自己。 不要妄自菲薄,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价值,更取决于你的蓝图。 2.记录成功 复盘才可以更好的翻盘...

  • 2019-07-30

    我该如何帮助自己变得更自信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如何才能更自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xr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