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迷人的月牙泉边,欢庆中秋,是何等地撩拨人心,还没有去,已然是浮想联翩。
正如田震的歌中所唱: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它是否也换了容颜?如果这一天,我们的歌星能来,一睹月牙泉的芳容,也一定会满心欢喜,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古老的月门,金黄的锅盔,新鲜葡萄,蜜瓜,流光溢彩的鸣山大枣,看千年万年的月牙泉,一袭美丽着装,迎接八方来客。
秋天下午的太阳,犹如新棉,温暖的程度刚刚好。我随作协会员一起,乘车进入,天蓝气清,月牙泉畔,游人如织。
开学季,并没降低旅游的温度,反而因中国(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三届会议,近日的即将召开,更加吸引世界各国政要,财阀,媒体,丝路沿线国际国内相关人士,从四面八方奔赴敦煌。
而我,作为当地土著,则是第一次完完全全参加,颇具地方特色,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中秋节祭拜活动,感到非常荣耀。
今日,紧靠月牙泉南侧的泛爽亭中,白沙轻轻挽起,月门洞开,桌上的桂花酒,锅盔,水果,香烛,着古装的各路神仙,前面的红色舞台,圈椅,使这里变得美丽非凡。
眼看夕阳西下,玉兔东升,身着盛装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嫦娥,吴刚,以及月下老人,玉兔仙子,六位款款而来,依次坐定,七仙女飘然而至,侍立一旁,就知道,正式的祭拜开始了。
天上人间,花好月圆,人们眉开眼笑,同庆佳节。
主祭人出场,手持祭文,缓缓打开,高声宣读,然后,古装歌舞,鼓乐齐鸣,而我们嘉宾席的人,坐定之后,小声交流,不时情不自禁地喝彩,警戒线外,游人熙熙攘攘,红色舞台上,绘声绘色。
平时的中秋节,都是和家人共度。只待月上中天,小桌上,摆上供品,对天遥拜。
今日盛大仪式,让人抚今思昔,感叹民风民俗,是怎样一年年,一点点完善、传承下来的,每一个仪式,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它代表人们,对宇宙大地,古代先贤的敬畏,对眼前人的珍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心愿。
整个活动中,最主要的是三拜三祭,三拜内容是平安,团圆,长寿,三祭的内容则是天地,诸神,由此也让我明白,人心所向,从古到今,这些基本的内容没变,一生中最盼望圆满,高寿,平安。对幸福的追求,非常朴素,对利益反而看得淡,家常的愿景,构成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这里没有经济增长点,这里没有功名利禄,只有对月亮的清辉,生命的长短,家人是否在一起,以及无病无灾的祈愿。
小学生的参与,好似初升的太阳,上白下红,一个个粉雕玉琢,齐齐整整,有赤子之美,让人赞叹。更有敦煌艺术学院的女生,手持鼓乐,婀娜身姿,令人动情,李娜老师一曲《望月》,高亢圆融,苏轼的千古名词《水调歌头》,生霞老师铿锵有力的朗诵,荡气回肠。
这一场视角和听觉的盛宴,使得2018年的中秋月圆之夜,成为记忆中永不落幕的美景。一生中,难得如此雅事,和文人墨客一起,共同见证,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节庆活动。
夕阳西下,山色渐暗,灯火起时,明月高悬,鸣沙山的影子如剪刀般分明,我们离开它,意犹未尽,漫步回家。
最是离人恨重,更期今朝相聚。中央电视台四套,是国际频道,节目组来到我的家乡敦煌,录制《中国节中秋节》特别节目,幸得参与,十分荣幸,谨以此文记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