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我觉得阅读受益,是在2016年G20前夕,那时,工作进入战时状态,从一开始的单休,到两个月的停休,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身体上的疲惫和精神上的空虚,让我越来越讨厌上班。机缘巧合之下,我看了东野奎吾的《解忧杂货店》,治愈了我的心灵,帮我走出困顿。
之后,我又看了李欣频的《创意旅行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即使困在不足三平方的办公室里,我也能跟着李欣频的文字去全球旅行。自此,我感受到书籍的魅力,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从此,我的包里便多了一样东西——书籍。
虽然爱上阅读,但“看过就忘”、“看书效率不高”、“阅读后对生活没有多大作用”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经过认真仔细地分析,原因如下:
1、“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2、阅读完书籍还是很崭新,没有做任何笔记,也未写感想、总结或书评;
3、读书时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无法达到心流状态;
4、不会正确选择书籍;
5、一次性购买太多书籍,有囤书习惯;
6、阅读一本书时,一般看到一半之后就没有像刚开始看时的欲望那么强烈。
今天(2019年6月10日),看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第一章,此书重点介绍阅读时要明确阅读目标,用对正确的阅读方法,利用笔记,消化吸收,将书籍内容真正内化为自身知识。
前言部分提到:当阅读完一本书时,要问一下四个问题:
第一,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第二,你最喜欢书的那一部分?
第三,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第四,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第一章 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用一大篇幅的问题来说明列书籍清单、购买书籍、阅读、制作笔记、知识活用这5个方面是完整阅读一本书的步骤。
阅读的目的:
*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
*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
笔记的使用方法:
1、随想笔记:记录平时的感悟,按照时间顺序将记录下的信息排列在笔记本上,不需要分类整理。
2、购书清单:找到真正想读的书,学会主动选择书籍。
3、各种报道的剪报:尽情收录感兴趣的内容。
4、读书笔记:摘抄、读后感、贴一些象征这次读书体验的小物件。
ACTION:
1、准备工具:笔记本、多色笔、便签纸
2、阅读一本书后,制作读书手账,内容涵盖4个方面:
本书简介、我最喜欢的部分、金句摘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思考or行动)
3、在读书手账本上留出几页,专门写书籍清单(清单内容:书名、作者、出版社、备注、是否购买)
4、信息一元化:使用同一本笔记本记录所有信息,根据时间顺序记录,无需分类整理
5、最重要的一点:贵在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