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开学季(故事连载)
“乱世”当用“重典”

“乱世”当用“重典”

作者: 第一等野花 | 来源:发表于2020-12-18 22:32 被阅读0次

五年五班孩子一向活跃,脑瓜子也聪明。上课时,只要问题一抛出,叽哩呱啦地,孩子们就在底下纷纷发表起自己的想法。没有想法的,也趁机混水摸鱼,叽哩呱啦地和同桌讲个尽兴。

都说脑瓜子聪明的人不好管理。确实。这班的孩子既然机灵,就不是一般老师拿捏得住的。孩子们很会察言观色,只要抓住机会,就会犯个小错误。

本来,我一直认为孩子还小,应以说教,引导为主。至于处罚,还是能免则免吧。这一宽松的班级管理方式,从一年级伴随着孩子,一直到现在的五年级。

话说,人大了,胆子也会跟着变大,这话也一点儿不假。五年级的孩子大多十岁左右。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小判逆期。这一时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开始增强。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可是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很多是是非非的事情他们自己分不清。对于老师的一味说教却开始有了初步的反抗意识。于是,他们犯的错误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趋势。为了扭转这一局势,我开始下起了“狠手”:

我对学生说:“从今天开始,小组桌椅没对齐的,整组罚抄一篇课文;随意扔纸张在地板上的,罚抄一篇课文;地板上的纸张找不到主人的,邻近的相关同学每人罚抄一篇课文;上课不认真听被记的罚抄一篇课文;早自习,午自休,放学20分钟还逗留在班级不回家的、值日生不认真值日,让纸篓里的废纸溢到出来没及时清理的,打架、骂粗话的……统统罚抄课文一篇。”

看到这么多的处罚条规,孩子们虽有反抗之心,却自知没有反抗之力,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默默接受。好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判逆性还不是很强。再加上家长的配合,每次被罚之后,都规规矩矩地完成被罚的任务。

俗话说“乱世堪用重典”,这话用在班级的管理上同样适用。

处罚的效果很明显。

从颁发处罚条例开始,教室的桌椅不再歪歪斜斜摆长蛇阵。地板也干净了许多。那些捏得皱巴的纸张不再随地乱扔,而是乖乖地投入纸篓。只是,课堂上那些习惯走神,说悄悄话,玩铅笔、橡皮的同学行为依就。对于这些同学来说,条条框框的处罚条例虽然可怕。但是,奈何,习惯的力量太过强大,大到可以无视这些禁令。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每节课,我都不得不在黑板的右上角写下几个不认真听讲的同学的名字。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铁碗”整顿,班级的整体纪律确实好了许多。

趋利避害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

希望,再过一段时间,我能不再以处罚孩子的方法来整顿班纪。每天能带着灿阳般的笑容走进教室。与孩子们一起欢畅地遨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

相关文章

  • 乱世当用重典

    1、拐卖儿童--死刑 2、危害公共安全--死刑 3、恶意报复无辜人员--死刑 4、导致无辜人伤亡--死刑

  • “乱世”当用“重典”

    五年五班孩子一向活跃,脑瓜子也聪明。上课时,只要问题一抛出,叽哩呱啦地,孩子们就在底下纷纷发表起自己的想法。没有想...

  • 乱世须重典

    day034梦想读书会 唐浩明《曾国潘》 话说曾国潘墨绖出山带着郭崇焘/国葆/康福等人来到长沙,就在长沙紧靠巡抚衙...

  • 治盛世,亦须用重典

    一,治乱世,用重典的由来 1,人人都知道治乱世需用重典,也就是需要下猛药,才能矫枉过正。 典故见《周礼、秋官、司寇...

  • 无标题文章

    看三百年前雍正是怎样“打虎”反腐的 文/方木鱼 乱世当用重典。 历史自身常重演。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看了一本书...

  • 孔子是文弱书生?一般的武将都比不过他

    提到国家的治理,永远离不开法家、儒家、道家,乱世用重典,严刑峻法,就如同大病用猛药,是一个道理。法家是乱世君主最钟...

  • 《曾国藩》上(2)

    【字数】659 【内容】 “宁可失之于严,不可失之于宽”。这是曾国藩老师操办团练的的方略。他认为乱世需用重典,对官...

  • 乱世用重典?如何算墨家。

    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辞过》用刑则不善,故遂以为五杀。《尚同》墨子认为社会上虽然有奸邪恶盗,但是如果一味...

  • 悼二月河远去

    认识您是在康熙大帝里, 江山起起伏伏, 情节跌宕大气。 记住您是在访谈里, 乱世用重典, 而非拿着纳税人的钱, 高...

  • 矫枉过正和乱世重典之细则集

    1. 矫枉过正和乱世重典如果遇到大滑坡、大软变、大混乱、大逃避,那一定是阻力大大、重犯诱惑多多,这时最直接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世”当用“重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af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