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学习大致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接受在校教育,一种是校外的自主学习。
而现今对于名校学习更是趋之若鹜。从小学开始,不断的超前学习校内课程,难度不断增加,知识点越来越多,之后继而往上,初高中,大学,之后再深造读研或者留学。那么,我们在校学习的课程是否足以支撑我们成为精英人士呢?《反脆弱》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过,现在的教育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无效的原因是“哈佛苏联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们以为按照完整严格的科学体系,就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为顶尖人士。其实,这些人本来就是顶尖人士,实际上这部分人整体泡在图书馆里,对自己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和补充,最终成为了顶尖人士。
大家知道牛顿,他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他在数学方面也极具贡献,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了微积分。少年时期牛顿并不是神童,成绩一般,但是他酷爱读书。1661年,时年18岁,牛顿就读于剑桥大学,并不是数学和物理学专业,1665年,大学为了预防伦敦大瘟疫关闭了。此后,牛顿在家继续自学研究微积分学、万有引力定律。并于1671年写了《流数法和无穷级数》,书中阐述了微分法和积分法。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万有引力定律。还有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等等,都是自主学习而成就斐然。
我自己在工作很多年后,发现学校的很多知识没用到,已经忘光了。但是有一些知识,比如经济学、心理学、国学、管理学等是常用的,所以就这些方面不断自主学习,不断应用,而这些知识就真正的浸润到我的身体里面,使我各方面发展越来越好,思考问题也越来越清晰。
所以我坚信,除了校内知识,不论名校与否,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每个人的知识缺口不一样,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书籍,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自主学习还具有针对性,这一点可以使我们从“单一思考”变成“多维度思考”。
那么,什么是“多维度思考”呢?首先,书中有大量的数据支持,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对事实进行判断,分析,决策,而不是人云亦云。再有,书中有严谨的事实逻辑,因果关系,帮我们理清混乱的思维,迁出头绪。最后,不同角度,展现出角度化的结论,我们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考虑结果是否真实,是否有时代限制。
正是因为多维度思考,使我们的大脑建立更多的神经元链接,让我们不仅理性的看待问题,更具有感性的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所以,身在名校依然要非常努力,不在名校也不必气馁,因为,自主学习,才是让我们成为精英的必备条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