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MousseSs@~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人生扑街手册:如何有效地失败

人生扑街手册:如何有效地失败

作者: cca4b7e93e55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0:50 被阅读158次

前文回顾:

PART1

PART2

扑街法则1:让目标模糊点,再模糊一点,直到你看不见。——晴飘

欢迎收看《人生扑街手册:如何有效地失败》。

正如我引入的那行文字说的那样,导致你失败的因素可以有很多,但重点的也就那么几点,其中茫无目的就是。

当你缺乏清晰的目标,一年过去与十年过去了都是一样,修行的路上,你仍然是原地踏步

那么,如何确立清晰的目标?在昨天的章节里我通过7个人物法时也重点描述过,如果你还不清楚该怎么做,翻回前文再看一遍就可以。

清楚了自己的目标,自然就清楚了自己需要修炼哪些技能了。

举个例子:

我的目标是,追到女神。

那么,追女神需要修炼哪些技能?

出色的沟通能力?还是八块腹肌?或是具备绅士风度?……

嗯。这些你可以有,但不是重点,重点是有钱。

你必须要明白,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问题是你没钱,没钱你就怂了,开口都不敢,还追个毛线。所以,想办法赚钱就可以了,不用那么多废话。(这波毒鸡汤我问你服不服。)

现在,假设你追到女神了,然后呢

然后?什么然后?

哪里还有然后?

当然没有然后了,因为这个目标是错的,或者我换个说法,目标并不清晰。

如果你只是想追女神回来炫耀,那么炫耀是你的目的,你追到了自然就达到了,没什么可以继续装逼的了,分手是毫无疑问的下场,因为你一定会遇到比女神还要优雅漂亮的女王。

可如果你追女神回来,是为了结婚,为了组织家庭。那么,你的目标就不应该是追女神,而是组织和谐家庭

女神,只是在这个目标当中,担任女主角而已。

现在你发现了,有些人看上去很努力,但扑街的时候一扑一个准。说白了,其实就是目标定错了,或者不够清晰。

我在这里给出几个停止成长的好方法:

多玩游戏

多刷微博、朋友圈、看娱乐新闻……

多八卦;回到公司八一八,回到家里八一八,没事八一八

晚点睡觉,越晚越好,睡前玩手机更好

当这些事情你每天坚持去做,一有空就做,那么恭喜你,成功加入扑街军团。(上述的几个方法,就是我的扑街法则2

我就是这样扑过来的。(八卦那点例外,我不三八。)

幸好,我现在算是醒来了,还不太晚。

为什么这一章,我不按套路出牌了?

作者在原文中,给出的模版是:硬本领修炼从你清楚目标开始

我没有按照作者设置好的模版进行解读。因为套用这个模版,我想写出来的是一篇成功学的文字总结,我不喜欢这样。倒不如用自己的话整理一下,至少扑街经验丰富的我,写点扑街的话题是比较合适的。

把小技能整合成大技能,提升你的硬本领,这是书中的第二个模块。

其实,看文字就可以看出了,技能整合

如何有效地进行技能整合?

作者在这里给出了建议:

学会归纳

如果你不懂如何归纳,那你就从学会收拾做起吧,整理一遍你的电脑桌面。

这一点我是认同作者的看法的(你看,我也不是到处抬杠的)

不过,我也有一点补充:你要学会整理,首先需要学会舍弃。

比如,你想整理干净电脑桌面,你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建立文件夹把文件分类好,而是看哪个文件不爽,扔进回收站。

关于如何舍弃的话题,这里不再开展。感兴趣的可以看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或者百度一下断舍离的含义。

注重输入和输出

作者说,学会的最高目标是会教。

她说的不错。

如何牢记书本的知识?最简单的方法是,分享出去。

分享也是有方法的,文字性质的分享(就像我现在写的那样),或者是口述。

口述方面,你当然可以选择演讲,但如果没有这个平台,就找到你的朋友装一下逼吧。

如果你文字功底不好,也怕麻烦到朋友。我还是有个小建议的,录音。

到时再听回一遍就可以,这个过程,恰好可以衔接反馈这个模块,包括用文字分享也是。

其实作者在书里还是有其它几点建议的,不过没有什么实质性,我就不赘述了。

第三个板块:模仿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经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模仿分三步:

阅读相关书籍

寻找模仿对象(以人为师)

研究案例

这是作者对模仿的见解,这里我也不赘述了。当然,如果你问我怎么模仿,我想我只会引用孔子那句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模仿的第一步,在我看来是:意识自己的不足,并虚心地寻求指正。

如果缺乏这一点,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牛逼,对方就是个傻叉。你看一个图书馆的书回来都没用。

原文中的里程碑,人生中的转折点走出舒服地带,给自己“自虐”的机会我打算合并起来解读。

因为,作者说的这两个话题,其实就是我在昨天章节里面留下的伏笔:刻意练习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随机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快,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

入行1年就获得世界跳高冠军,同时和26人下盲棋,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练习》

所谓的刻意练习,说的简单点,就是有目的地练习。

它包括以下几点:

具备明确目标

专注

及时反馈

走出舒适区

当拆分出来后,你们是不是惊讶地发现,咦?原来这就是刻意练习啊?我知道啊!

可是,你没做到而已。

这几点的解释,我在上述的文字,还有前面那两章的文字多多少少都有提及到。因此,这里也不过多阐述。

但我在这里插入个话题:心流

心流(flow)是心理学的名词,它能让我们专注。你会发现,有些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时间过的很快,快的几乎察觉不了——才刚刚上班呢,怎么就下班了?(是不是有过这种感觉?)

其实这就是已经进入了心流了。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玩王者荣耀

刚进入一款这个游戏时,我们都需要经历新手模式,我们发现,游戏是十分无聊的,但你却必须玩下去,因为你知道,过了新手模式,进入匹配阶段,就开始好玩了。

尤其是,当你对游戏的操作、环境等等细节的把控熟悉起来的时候。

一旦进入了这个阶段,你会发现游戏时间是几乎察觉不到的。

可超出这个难度时,时间的流逝又变得无比正常,甚至十分缓慢了(假设技术平庸的你与国内的顶尖大神PK,你会哭着发现这个道理。)

为什么呢?

因为你觉得好玩时,系统给出的难度,与你当前的技术,是匹配的。就是说,维持在心流的技巧就是,难度匹配对等。

太简单,太困难的难度,都是不适合维持在心流里面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想聪明的你就明白了如何走出刻意练习中的舒适区了。

舒适区,其实说白了就是新手任务

你几乎不用经常思考,随便都能完成的,就是舒适区了。

(相关描述,可参考我昨天的章节里,关于的士司机与专业赛车手对比的部分。)

而在难度匹配对等的这个过程进行学习,就是刻意练习了,也是这本书中提到的学习区

最后,与大神PK这种作死行为的,很明显是属于恐慌区。你不但什么都学不到,你还会被虐的很惨,你会对此产生畏惧。

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什么是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这是《刻意练习》里,作者对心理表征的见解。匆匆一看,我想大部分人和我一样懵逼了。

我们不妨再看看以下这些信息,关于心理表征的作用: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

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订计划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现在,你理解了什么是心理表征了吗?

如果不了解,试试换个字眼来代替?

比如说……套路?

嗯,就是套路,满满的都是套路。

这个独特的见解,当然不是我总结出来的。是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一书中总结的,言简意赅。

高手练习,练的是什么?套路!

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他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万万没想到》

举个例子吧,一个我昨天也举过的例子:

想泡壶茶喝。

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毫无疑问,是第一种。

嗯,就是这个例子,华罗庚的烧水定律(统筹方法)。

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在我们年纪还少的时候就教了我们这个方法,但我们都不去想一想,去学习,所以结果就是,他是伟大的人物,我们是平凡的人物。

高手,掌握的就是第一种(套路)。

这与围棋大师一样。

那些围棋下的很好的专业人士,他们并不是天天在对弈的,更多的时候,他们其实是花时间去记住围棋的定式,也就是棋谱。

当你的脑海里面有足够多的定式,你自然就知道怎么破了。

你看,阿尔法狗就是这样,狠狠的把人类最后的希望都打败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套路并不是唯一的。

你不可能永远沿用着这招套路,因为它也会有失效的时候,你只有不断的修正,学习并掌握更高层次的套路,才能建立起铜墙铁壁般的心理表征

(PS:我刚开始理解心理表征的时候,其实只是替换了个字眼:心理模型。

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这个理解其实还是很合适的。如果你们也有不同的见解,别吝啬,说出来噢。)

后面的章节还包括戒掉坏习惯,以及成功学的自我激励,我就不说啦。

成功学这些鸡汤,听多了会脑残。

不过关于,如何戒掉坏习惯这个,别的我不说,只说一点。

如果你想戒掉一个坏习惯,你首先想明白,你的心底里到底在畏惧着什么。

如果你没有畏惧,这个习惯你早就戒掉了。你戒不掉,是因为你心里所畏惧的那个庞然大物在潜意识的支配着你。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嗯,我又要举例子了。

这个例子是我自己的:戒烟。

我有抽烟的习惯已经10年。一天1.5-2包。想来估计也离死不远了,更不要说戒掉。

看过关于戒烟的书,越看越怕,越怕抽的越狠。这和平常总听说到的笑话一样:赶紧抽根烟压压惊。

我也曾经试过戒烟,但毫无疑问,以失败告终。

直到较早前,因为一场手术我重新地审视了自己。

我不再去想为什么我会戒不掉烟,相反,我去想我为什么会抽烟, 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抽烟?(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解读这本书时,那么多的观点,都是站在了对立面去思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于是,我找到了那个让我恐惧的源头。正正是这个源头控制了我,让我无处可逃——

我开始抽烟,是在我工作的时候,那时我觉得工作就是需要抽烟,因为你要派给同事,派给领导,你要获得他们的认同。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自卑感

也正是因为从未正视过心底里的自卑,所以,我抽了十年烟戒不掉。

现在我正视它,它就是坨Shit,再也无法支配我的行为。

(自卑是个强大的毒瘤,它不仅仅存在于你身体里的一部分,它甚至有可能存在于你体内的多个部分。)

《人生效率手册》中,还有最后一部分输入和输出,关于输出,其实我在上一章解读也提过了,其实就是反馈的一种,这里就不赘述。

写作

口述

录像

至于如何输入?

一句话就可以解释:

多看书,少BB。 

至此,《人生效率手册》这本鸡汤大全工具书就全部解读完了。

这是我第一次对一本书结合自己的见解而去解读。

一定有写得不好的地方,不用太客气,直接挑出来往死里劈我就可以了。

这样,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就知道自己的错误与不足——简直没有比这更愉快的事了。

下本书,我们再见吧。

相关文章

  • 人生扑街手册:如何有效地失败

    前文回顾: PART1 PART2 扑街法则1:让目标模糊点,再模糊一点,直到你看不见。——晴飘 欢迎收看《人生扑...

  • 日更第三天

    《人生效率手册:如何卓有成效地过好每一天》读书笔记 2018.8.6 人生就是一本效率手册 高效学习...

  • 《人生效率手册》|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人生效率手册》 正如本书的名称一样,人生效率手册是教人们如何高效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是一本关于人生行动指南的书籍...

  • 7|【晶日悦读】2019/02/17 人生效率手册 第一章 目标

    7|【晶日悦读】2019/02/17 人生效率手册 书名:《人生效率手册,如何卓有成效的过好每一天》 作者:张萌 ...

  • 《明断,超越团体的迷思》:让你的集体决策更有效

    核心内容 这本书是一本挖掘集体智慧的实用手册,告诉你团体应该如何有效地讨论、决策和协作,才能避免陷入”团体迷思”,...

  • “关于管理失败”的一点小感悟!

    管理失败主要原因最后会落到如下三类上: 缺乏有效地沟通、 缺乏有效地把控、 ...

  • 七月总结八月计划

    七月读了两本好书《人生效率手册》,《亲密关系》。人生效率手册让我学会了有目标性地成长,懂得“敢比会更重要”,如何修...

  • 函数式Swift之Optional

    前言 Swift的可选类型可以用来表示可能缺失或是计算失败的值。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笔记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可选类型,以及...

  • 如何在创业公司中实施 OKR

    为什么 OKR 在创业公司中经常失败 – 以及如何在产品市场适应之前有效地使用它们! 目标和关键成果(OKR)是在...

  • 无题

    如果有人能写一本《人生修炼手册》就好了。手册能够告诉我们,该如何度过懵懂而脆弱的幼儿时期,如何面对青春期的躁动,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扑街手册:如何有效地失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b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