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相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由微信群聊对话引发的案件。
张某和李某同为微信群友,李某在聊天时提到张某,称这个人从骨子里就坏,并配上了捂嘴笑的表情符号。后张某以李某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配发的表情符号及聊天内容不能认定为对张某名誉权的侵犯,最终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其他类似的案件,就是说因表情符号使用不当被起诉的并不是个案,看到后着实被吓了一跳。对于这些表情符号具体的含义代表什么真是傻傻地分不清楚,所以下载的表情符号都选择有文字的,具体含义一目了然。平日里也喜欢使用捂嘴的表情符号,原理解为是偷笑或是不好意思,没想一到有鄙视和嘲笑意思。
文中还提到了死亡微笑的表情符号,也曾有人因此被告上法庭。有时微信里有一些不是很熟悉的,为了表示礼貌便会用这个表情符号,竟不知是死亡微笑之意,真的懵了。
原本对表情符号的使用已很小心,没想到理解还是有偏差。在聊天中使用表情符号是为了表达一种氛围或是一种心情,现在看来真不能随便使用了,轻则引起误会,重则引出官司,得不偿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