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作者: 寞行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17:55 被阅读0次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那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写的七绝《咏蛙》,毛主席的诗词气势磅薄,豪气干云,读毛主席的诗词感受到一种精神力量比其他诗人更大,主席的诗词写读后感的文字特别多,这首词写成是少年毛主席在离开家乡,到正规的学堂去读书时写的,自己觉得越读读有意思,从年代上说和毛主席在时空中有过交错,毛主席去世时自己还小,但是在电影镜头里看到过,己经能记住一些事了,那一年有地震,在防震堋里不知住了多少个月,记得当时有首歌的歌词是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后来长大点,知道信仰是什么,回想起来,毛主席就是信仰,当时心中充满着莫名的忧虑。我们想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已经和毛主席建立起了一种情感情怀,有的时候和别人说话,无意中都会说出一句那个时代特征的句子,比如说吃饭时看到桌上有剩饭浪费的现象,就会说,现在人把过去都忘了,让他吃一顿忆苦思甜饭。当然时代变了,更多的是,尤如鸡鸭对话,对方的表情让只能我们觉得无奈无趣,生命中沉淀下来的记忆对于自己有用,这种经验是自我的,大家都被一种个人主义所绑架,强调个性,倾听者越来越少,大家都在自说自话,空间里弥漫着不少情绪,这个时候吟诵"绿荫树下养精神"那个感觉很好。

      试着穿越走近少年毛主席,十五七年的毛主席个子已经很高,清瘦,在家帮助父亲打理生意。毛主席的父亲精明吝啬,善于经营,家境不错,他的母亲信佛,网络上有照片,看上去很慈爱,主席长得和母亲挺像的,这一年毛主席提出要到学堂上学,母亲是支持的并说服了其父亲,正式学堂要求穿着正规点,那个年代,一般老师长衫,学生马褂,看到儿子和自己的个子都差不多了,毛主席的父亲就把自己的旧长衫拿出来让毛主席穿,放到现在,一般家有儿女上学都要给孩子买个像样的衣服,更何况其家境算是殷实,这个父亲够吝啬的,这些都是毛主席自己评论他父亲的话。

        到了学校,毛主席的着装和别的同学就不一样,他在家帮父亲干活,也耽误了几年,和他一起上学的同学比他小上三四岁,他比別人都要高,同学入学都是新马褂,他没马褂,穿的是长衫,还是个旧的,上面还有补丁,十五六岁,瘦高少年脸孔却穿成年人衣服,还有点不合身,在同学中就是个另类,这一下成了同学们的奚落的对象,这时的少年毛泽东能沉着气,别人不和他玩,还捉弄人,他就一个人读书,本来在家里私塾先生那里传统的经书典籍都己读过,在新学堂里他又接受了一些新知识,学校附近有一池塘,毛主席经常拿着书在这地方读书,想起同学们对他的不友好,就写下了这首七绝.《咏蛙》。

        一只青蛙孤单寂寞坐在池塘边,你们看错了,走眼了,你们那真以为它是青蛙,其实那是一只老虎在威武地虎踞于此,在这里如海绵式的正在将知识吸纳转化为智慧,蓄势待发,几年学就,在来看,我毛泽东指点江山,豪气干云时,你们恐只能唯唯诺诺的。

      读主席的诗感受他的那种澎拜的激情,十几岁的少年那是怎么一个高度,现在这个年令在父母面前如同奶娃娃一样,百娇千惯着,到外地上大学了,父母都要陪着去入学报道,当然也不能这样比较,天纵英才千年不遇,谁敢拿自己和秦皇汉武比,纵使他们也略输文采,也就是没文化,唐宗宋祖,该有文化了,却说稍逊风骚,一点都不幽默,横扫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不过一介武夫,毛主席心中的那个风流人物,他说只看今朝,这让我想起了近代大儒刘文典,当年学界请欧州哲学家萨特到中国,当时名流云集,主持人正在台上介绍来宾,这时看到台下刘文典走过忙道,现在请中国最懂庄子的刘先生给大家讲话,刘文典也不客气,上台就说,主持人说我最懂老庄,我也不客气,那么我就总结一下,我的看法,中国自古以来最懂老庄的有两个半人,其中一位是老庄本人,那半个人就是全天下研究老庄的所有学者加在一起,还有一位,说到这里,他不说了,放下话筒,扬长而去,台上台下都等着他的下文,这就是刘文典的狂娟,这还用他说下去吗,你吟到毛主席的还看今朝,是不是有同样的文人狂娟的味道.。

      找一片绿荫,对着一汪碧水,安顿好心灵,循着那一声蛙鸣,让自我弹跳一会儿。感觉一下有气息飞升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js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