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瓦檐的缝隙看见前方的塔影,也许这即是佛说的“芥子纳须弥”吧!小与大、近与远、虚与实,真与幻这些藐似对立的观念,其实都是视角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认识,它们并不是事物本身,我们说“某物在那里,”其实这个所谓的“在”是不存在的,相应的“那里”也是不存在的,同理这个具象的“某物”即是“幻”,也是不存在的,那么“存在”是什么呢?在几何空间中“存在”是一个“假设”,比如名曰“愚谷”的这个我,就是一个“假设存在”,其实,哪里有所谓的“自我”呢?
上一幅照片中的塔影在瓦檐之间,这一幅的塔影在天地之间,所谓佛塔者即非佛塔是名佛塔,然则,佛塔究竟在哪里呢?佛塔一直在那里,从未走远,因为虚幻所以存在。
请记住:当众生在门外偷窥佛的真容的时候,此刻佛也在窥视你。若是仅仅观佛而不观佛心,你见到的只是一尊“假佛”,它与你的思想也就没有丝亳交集,双方依然互不相识。
这些人千里迢迢来到佛国,他们在寻找什么呢?也许千里而来只为安心,但是心又在哪里呢?心究竟安在何处才不会迷失呢?停下你的妄想执念这就叫住:安心。
楼阁上的匾额题名曰“大乘门”,佛祖祝愿众生悉入大乘门,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可谓用心良苦。什么是“大乘门”呢?“無門”即是大乘门。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空山古寺,大海星辰,过一种看破红尘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在这个以娱乐消费为时尚的社会里,每天生存在肤浅的物质感官的享乐中载沉载浮,一辈子只为消费物质而活着,只为一张会消费、会化钱的皮囊活过来活过去,不觉得相当没意思,非常好无聊么?难道这就是活着的唯一价值?迷失在物欲里不能自拔,说好的“诗与远方”呢?
山间草丛中的野韭菜花,素面朝天,餐风饮露,肌肤如雪,活成了心中欢喜的样子,活成了心中想要的本来。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好喜欢这样的诗句,在尘世的沧桑中呢喃着深沉的喜悦与悲悯,纵使被生活肆虐了千回万遍,哪怕被现实蹂躏的千疮百孔,也不可改变一颗爱美之心的千千心结、万万情怀,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诗意地栖居。
路上的行人又有谁会为一株卑微的小花而停下匆忙的行步呢?所谓的旅行,就是让路上的一山一水、一叶一花对灵魂带来诗意地触碰,让生命回归最初的本真的定义。
一束束草地上的野花,它们嫣紫的花瓣,它们宁谧的情思,在我与她四目相视的时刻,从对方的脸颊上发现了久违的欢喜与执著,从一枝野花中窥见了生命的生生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