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对方法对

认知对方法对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3-03-01 23:25 被阅读0次

无意间刷到一段小视频,督导级家庭教育导师霆炜说,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宽度

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都希望在家的孩子成伟隔壁的那一个,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学区房、辅导班、专职陪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全民重视教育的大环境下,从家庭到孩子到学校到社会,何止是内卷,简直就是自来卷。

这个社会教育怎么了?这个社会父母怎么了?这个社会孩子怎么了?

真有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灵魂拷问。

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才特别赞同张霆炜老师的这一句“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宽度”。

那么遇上孩子做作业懒散拖沓,学习成绩上不去,到底该怎么办?

有多少个这样的孩子,就有多少对焦躁苦闷的父母,总想通过惩罚的方式,把孩子扳过来,让他步入自己预想中的轨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若方法不对,所有的辛苦都可能白费。

惩罚本身没有错,惩罚的方式如果错了才可悲。

1.拖沓懒散+犯困

眼瞅着自家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懒洋洋,一说写作业就犯困,不知您定力如何,反正我是hold不住自己要发火的小宇宙。咋办?是可着劲地收拾一通?

不不不,换个方式吧,尝试着这样“惩罚”孩子——要求他去跑步,最好大人陪着一起。

有什么好处呢?跑步能提升人的心肺功能,能振奋人的阳气,心肺强则气血满,阳气足则有精神,学习起来脑袋就会更活跃。

跑步肯定要比罚他抄多少遍作业效果要好得多。

这招确实不错,我准备在儿子身上做实验,看看他磨洋工的毛病能不能奇迹般“痊愈”。

2.胆小不敢发言

居家上网课时,眼看着儿子一听数学老师要连麦,立马吓得脸都变了色儿,录背书小视频时能感觉镜头下的他表情不太自然、手脚无处安放,

唉,怕发言、镜头恐惧症,这时你越推他越退缩,剩下你在风中凌乱。

怎么办?不能一味的批评,可尝试着让孩子大声朗读,内容不限,在哪里朗读?从家里到小区甚至到人更多的地方鼓励他去朗诵,朗诵时家长可以以身示范,带着孩子一起去练,为的是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勇气,还要不断的给予孩子鼓励,这才是一个超级棒的父母该做的。

现如今的我不怕登台发言了,那是多年站讲台锻炼出来的,儿子没经过锻炼呀,那就从鼓励他大声朗诵开始吧,毕竟教育是慢的艺术。

3.多动难安静

小孩子多动症的比较多,小动作多、很难专注,也静不下心来。多少个爸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越催越批评孩子会越烦,就越难以专注下来,简直掉进了恶性循环的漩涡。无论怎么惩罚效果都不理想。

您一定有过跟我类似的苦恼吧。

可以尝试着教孩子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数自己的呼吸,如果孩子能数到二三百次时,前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定静慧

静坐能锻炼人的定力,一个人一旦有了定力就更容易安静下来,安静了大脑就能充分的运转,智慧自然而然就来了。(甚至不少名校都在进行这样的训练)

由此看来,只有认知正确,方法才对。

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一旦方法错误,可能很难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

若孩子的自信水平低,自尊水平也低,自律水平自然随之较低,又怎能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学习语言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这是一种连锁反应,反向的。

根本问题还在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然而太多无知的父母打着爱的旗号,行的是害的实质。

提高认知水平就成为家庭教育里最至关重要的一环。

4.来点人云亦云

谈到认知水平我又想起来美国心理学家Ellis创建的ABC 认知行为理论。A指的是具体事件;B指的是你对这个事件的解读,即事件发生时你头脑里对这件事情的看法;C就是你的情绪,行为倾向。该理论指出,诱发事件 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 B (belief)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即“人非为事物所扰,乃为其观而自扰之”。

所以,为人父母(包括为人师),真的是极具有技术含量的一项工程,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改变认知模式,而非改变事实,才能找到(想到)更优化的方案(方法),引领好自家孩子成长,让事实朝自己预期的方向靠近。

参考内容:

督导及家庭教育导师张霆炜小视频《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拉,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

相关文章

  • 认知对方法对

    无意间刷到一段小视频,督导级家庭教育导师霆炜说,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宽度。 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盼女成...

  • 对认知

    从猿人到现代人,最大的进化是什么?或者换种说法,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对人自身的认知吧? 起点是很久很久...

  • 对美的认知

    追求心灵的完美 众所周知,美是一种神圣的品性。生活在美的氛围中也就等于是生活在神圣的氛围中。“我们如果能够在各处发...

  • 对“元认知”的认知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对“元认知”的认知》。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苏州的Doll...

  • 媛创读书会_20190122

    【摘录】 不靠谱的记忆 元记忆是一个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包括对自己记忆量大小的认知,对提高记忆力方法策略的了解...

  • 【笔记】《生活的哲学》苏格拉底式哲学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焦虑症、抑郁症和不合理认知所导致的心理问题。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对...

  • Day22#30天专注橙长计划#健康管理-中医(全息生命管理)

    完整的听了郑岩老师的全息生命管理,对疾病认知、疾病管理、健康认知和健康管理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健康管理的方法手段有了...

  • 认知认知再认知

    有一种元能力,是对认知本身进行再认知的能力。学完吴伯凡老师的《认识方法论》课程后,我对自己的认知有了如下升级: 1...

  • 现代心理问题分析

    焦虑 原因 标准太高、能力低估 治疗方法:认知评估与应对方法 首先,评估 因为什么焦虑? 对...

  • 对运营的认知

    “运营”是一个特别宽泛的职能,有许多琐碎且不直接相关的工作内容都可以被归到运营的范畴,比如推广、活动、核心用户扩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对方法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nd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