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世界大学与著名学者
德国高等教育杂谈:宽入严出保质量!

德国高等教育杂谈:宽入严出保质量!

作者: 睁眼看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4:55 被阅读0次

    之前简要谈了下德国的基础教育,那么德国的高等教育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德国的教育最著名的是其中学阶段的职业教育,而高等教育最有名的无非就是其难以毕业的学习期限和严格要求。

    一、德国大学的历史

    德国的大学许多拥有者古老的历史,在14世纪就建立的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莱比锡大学等今天仍然存在的学校。中世纪之后的大学一般被称作中世纪大学,发源于意大利和法国,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雏形。中世纪大学分为先生的大学和学生的大学,先生的大学主要是教师负责管理学校事务,学生的大学主要是学生管理学校事务。传统的大学有四个学科,分别是文法神医,神学系地位最高,文学系是进入法学、神学、医学的预备阶段。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的兴起使得中世纪大学逐渐迈入近代大学阶段,这个过程持续了三百年左右,从16世纪到19世纪。

    德国高等教育转向近代最开始是哈勒大学的建立,被认为是“普鲁士振兴的基石”,既是德国也是欧洲第一所现代大学,为什么会把哈勒大学称为现代大学?主要在于在授课中采用本国语言授课,之前的大学都是拉丁语授课;重视科学知识的运用;哲学系的产生并获得同神学一样的学术地位;采用现代知识、科学、哲学进行教学。哈勒大学奉行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的原则,影响深远。从哈勒大学之后,其他大学纷纷向其学习,其中德国最杰出的代表是另外一所大学——哥廷根大学。哥廷根大学的辉煌可以说是德国高等教育的辉煌,这所大学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其中有高斯开创的数学领域的哥廷根学派,此后陆续有黎曼、狄利克雷、雅可比、希尔伯特和克莱因等等延续着学派的辉煌;其他领域的如胡塞尔任教于此,叔本华、韦伯和哈贝马斯都是毕业于此。哥廷根的的杰出在于向现代大学走的更远,有鼓励科学研究、学术无异端、德语哲学讲座、改革教学方法,自然与人文并重等等,可以说18世纪是哈勒大学和哥廷根的时代,他们引领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19世纪,德国最著名的大学应该算是柏林大学了,柏林大学是在洪堡主持下进行的改革,因此又被称作洪堡改革,洪堡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并重,大学的职能不仅仅在于教学,还在于进行科学研究,洪堡对柏林大学的改革拉开了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序幕,柏林大学也成为了研究型大学的开端,正如这句话“柏林大学的创办像一个燃烧点发出的光芒,一切光线全都从这里出发”。当然,洪堡的改革还有诸多方面,比如学术自由、大学独立等等,为了纪念洪堡,今天德国的大学中还有一种称号叫做“洪堡学者”,也别认为这个学术称号,也不像我们国内的长江学者,它就是个简单的名字,主要是洪堡基金会提供给其他国家的年轻学者到德国学习的基金,相当于一种奖学金,获得这个奖学金的人就可以被称为“洪堡学者”。

    德国的大学不仅仅是像柏林大学一样的研究型大学,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新的工业大学随着时代而出现,所以现在德国有研究型大学、工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类型的大学。对于德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的历史,因为有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带有极大的变化性和复杂的性。

    二战后,德国高等教育逐渐恢复,也新成立了一些大学,管理体制也恢复了州一级的管理体制,并经历的一个漫长的发展期,到东西德的统一,才开始了今天的教育模式。德国的高等教育一般分成学术性大学和非学术性大学,在德国的《高等教育总纲》中认为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教育,力求培养专业人才。对于德国的大学,在今天来看,其实并不如美国和英国大学有名,原因在于什么?一方面是教学力量的下降,也就是科研的衰落,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因为毕业太难。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科研机构的崛起,大学人才的大量流失。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德国高等教育中研究机构

    二、实力强大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

    最为著名的应该算是马普研究所,马普所是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MPI)的简称,是德国联邦和州政府支持的一个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其研究领域的成绩享誉世界,当然,还有几个类似的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所,但影响力不如它。马普所由近80个科研院所组成,涵盖了各方面的研究,包括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基础研究。马普所前身是德国的威廉皇帝研究院,因为马克斯-普朗克对德国科研的贡献,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研究所。如果国内的看法来看就是德国的马普所就是德国的中科院和中科院的结合,拥有下面的分支机构,组成了实力强大的研究机构。马普的发展还在于拥有充足的经费和自由研究,这样就能够能够去德国高校“挖人”,很多德国大学苦不堪言,辛苦培养的学术苗子可能就被马普所挖过去了。所以不要以为,我们国内由于双一流之类的建设,各校对优秀人才疯狂出价,德国也是如此。马普的发展这样就会对德国的大学不利,但是德国的大学也有诸多的限制,无法向这种独立的研究机构一样发展,虽然马普所很多时候进行的更多的是前沿的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进行较少。

    三、宽入严出,德国大学的毕业困难

    德国大学入学比较容易,但是毕业非常困难。德国大学中公立大学是免费教育,通过中学会考就可以申请读大学,读大学也是年轻人的一种权利。德国大学学风严谨,也保持着良好的学术诚信,这和德国人的社会性格是有关的,条件都是硬指标,没有什么人情之类的就忽略这些条件,在他们看来,关系是私下的,公事是公事。在德国认看来,非常忌讳用精英一次来评价一所大学,但是21世纪德国大学实力的衰落,也不得不进行精英大学计划。虽然今天德国也没有非常著名的世界性大学,德国人看大学的实力主要是藏书量、教学型还是研究型大学、教授和学生数量比、学校对学生的方面以及生活是否便利等一些方面,但德国在21世纪也提出了自己的“精英大学”,希望建设10所精英大学,名单是不断变化的,试图在高等教育竞争的世界性浪潮中占有更大的地位,但目前的结果却是不如人意,比如这个计划提供的经费总量还是比较客观,但分摊到不同的学校就太少了,怎么个少法,就是一个学校获得的总经费还不如马普所一年的研究费用,所以实力也难以提升。

    德国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于自由的精神,德国大学没有年级和班级的概念,当然也不可能有班主任,几乎所有的东西都由学生去打理,完全自己负责,所以必须自己负责自己选什么课、选哪些课和考试时间等等,并且德国大学不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不会有什么教授给学生出主意毕业之后去做什么的情况,一切都是靠自己的选择,教授对学生唯一的责任就是教学。况且,在经历过德国中等教育分流的情况下,愿意就读高等教育的人就代表着你放弃了职业教育,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理想,老师不会进行干预。

    德国现在的学位分为学士和硕士,在1999年的“博洛尼亚改革”中,这个改革主张建成欧洲统一的大学教育区,使46个国家之间拥有统一的学制和互相承认的学位,德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Diplom/Magister(相当于工科 / 文科硕士)本硕一体的学位制,逐渐向与英美学制接轨的Bachelor(学士)与Master(硕士)双级学位制过渡。德国大学上一门课只要有5个人上课就可以开设,国内很多情况也是这样,最低开设人数为5人,课程之中主要是老师给出阅读书目,上课就是讨论,很多时候,课程最后就是提高教授提出讨论的问题的相关论文,按论文水平给出成绩,德国是5分制,1分为优秀,5分为不及格。当年季羡林先生在德国读博士的论文是关于吐蕃语的语法方面的论文获得的成绩就是1分,也就是优秀。德国学生要向毕业要通过课程考试,这里的考试不是我们所说的专业课背诵之类的考试,课程有提交论文的,也有开放性的论述的,这样更容易考察出一个人的真是水平。并且要想毕业,还必须要有实习经历,这个实习是学生自己去寻找的,大学不会给学生联系实习,需要学生自己解决。当然,仅仅是严格的高质量的考试和实习并不能成为德国高等教育难以毕业的原因,德国大学难以毕业主要在于高淘汰率。就是德国的大学为了保证毕业生的质量,都会有一定的淘汰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拿到规定的学生、单科考试几次不通过还有提交的论文不合格,都可能会成为被淘汰的理由。

    四、我们再来看一看德国的博士怎么毕业

    根据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提供的毕业率来看,毕业率不到50%。毕业要求方面,主要是教授说了算,教授说你可毕业了,申请博士论文答辩吧,就可以准备论文答辩了,很多学校也有要求,就是3篇SCI论文,文科类的还有要求写一本书的,当然这种应该是文章不够,这里最终重要的是要怎么通过答辩,要知道德国的博士论文要求有一手的资料,独创性的研究,这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于语言还存在障碍的来说,更加不容易。

    所以,德国规定博士3-5年,5年毕业算很厉害的,7年8年很正常,虽然时间长,但含金量确实高。反过来看国内的许多出国读博士的,很少有选择去德国的,甚至我们每次看大学教授的简介都很难见到有在德国经历过博士教育的,大多都是美国、英国、澳洲等。在德国读博士,据不完全统计,有20%的学生会因为太难而主动放弃,还有其他毕不了业的加起来看,只有入学的一半的学生能够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也就不足为奇了。德国的博士论文是在漫长而艰难的修改中完成,没有十次八次的修改都不叫修改的次数多,在完成博士论文后提交给导师,导师会用几个月时间审读,觉得没有问题会给另外的教授审阅,打分,一般不容易拿到1分,也就是有,良这个时候可能就是最好的成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国高等教育杂谈:宽入严出保质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n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