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时代,一部手机知天下,每天有大量信息充斥在自媒体平台上,无论“吃瓜”看新闻,还是业余充电学知识,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要懂得辨真伪。
邻家妹妹跟着减肥达人的短视频学减肥,达人说按她的餐谱配点营养品,俩月能瘦30斤,达人就这么做到的,妹妹坚信不疑,按达人的减肥餐低碳低脂饮食,没两天,腿发软眼发黑,头发开始大把掉,还有低血糖症状,家人及时制止,才没出事。
悠悠想学时间管理,看网上有专家说,先做重要的三件事,工作效率高。也有专家说,先做容易的事,先易后难有成就感,做难的事情有信心。悠悠迷茫,不知听谁的对。
信息渐欲迷人眼,总有打动你的那一款,眼花缭乱的信息,充斥在周边,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拿来就用,真知需要求证和实践。
《学习的方法》是19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的传世之作,为帮助青年们建立正确积极的学习和研究的态度、方法,让青年少走弯路,重燃学习和研究的激情,卡哈尔在书中传授大量经验,结合当时科学研究领域现象,以极其严谨认真的态度,从认知陷阱到研究所需的素养、方法技巧以及论文撰写和婚姻观等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给到有力的指导。
虽然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但今天读来依然适用。其中在“科学研究的几个阶段”那一章,说到研究者获取科学真理的几个必要步骤。
总之,研究者获取科学真理的几个必要步骤的详情和顺序如下。(1)用果断、清晰、高度精确的方法观察客观事实。(2)用实验的方法在各种必要的新条件下观察产生的现象。(3)批判和排除错误的假设,给所研究的现象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将后者归结到某种普遍法则或定律之下。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一个物理化学的图解或者模型。(4)不停地重复实验和进行新的观察,直到假设得到完全证明为止。(5)与事实数据不符的假设应马上放弃,然后用一个经得起严密的客观分析的假设来取代它。(6)假设虽已经被证实,也要把它放到其他环境或者学科中去检验其效应。
由上可看出卡哈尔搞研究严谨负责的态度,观察事实——实验验证——批判性查验——排除错误——重复验证——不同环境中再验证。
我们也许此生无望当科学家,不搞什么研究,但这套方法依然适用于任何知识的学习,无论总结人生经验,还是向他人学新知,我们要有如上的学习态度,不断实践得真知,而非听风就是雨。
当你总结出一个观点或方法,或者得到别人的方法,首先“观察事实”,这个假设有道理吗?为什么这么说?具体怎样用?有谁这么用过吗?效果怎样?批判性看问题,反面考虑,如果不这么做会怎样?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如果有,排除这个假设。
如果邻家妹妹愿意和评论区的人讨论,有谁这么用餐成功过吗?或者有没有失败坚持不下去的情况,减肥餐为什么这样搭配?有相关的书籍或专家的科学验证吗.....也许会得到更多经验,不偏听偏信伤害身体。
当基本认定这个假设,就要多实践,这个方法效果怎样?什么情况适合,什么情况不适合,对什么人有效果,对什么人没效果,为什么?层层深挖,追究本质原因,直到让真知更加完善和科学。
这里和拆书帮帮主赵周老师,在“学习力课程”中提到的“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有雷同之处,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深刻分析,不是对信息拿来就用。我们想论证一件事情,或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应如此,检验方法是否可行,也应区分不同情况,反复实践,补充假设,最后确认。
在科学家研究过程中,自是要更多的观察、实验、检验,关键要对自己的研究有批判性思维,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试图推翻假设,还有哪些站不住脚的地方,排除错误后再提出新的假设,再在不同情况下或跨学科重复验证,最终得真理。
作为普罗大众,我们可以学到的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真知。“话不可乱说”,从得出结论那一刻,就要不断实践求证,以开放性态度自我批判,还有没有别的不适用的情况,在不同环境下验证结论,最后才能确定它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妈妈把孩子从优秀夸到不及格”讲的是妈妈信奉夸奖教育,每天夸孩子,说“你是聪明的,你是天才,你做什么都能成…...”结果孩子压力大到厌学,最后成绩一落千丈。
作者观点:孩子不能夸,做出成绩也要平淡如水没反应,还拿奥运冠军杨倩的妈妈举例子,说杨妈妈在日常教育杨倩时就不怎么夸,得冠军后也很平静,这样教育出了世界冠军,所以夸奖教育要不得。
文章评论区便有很多人附和,“一直夸孩子会骄傲”、“有成绩是应该的,不用夸”、“夸他多了他不知道自己真实情况”......吾不敢苟同,这有点以偏概全。
“不该夸孩子”这个信息,我们要追究为什么,为什么要夸孩子?怎么夸才对?不夸孩子会有啥结果?别人的孩子适用?什么环境下适用?多大的孩子要多夸?多大的孩子不用夸?于我家孩子反应如何?实践情况怎样?怎么夸能激发动力?怎么夸会有压力?搜寻相关主题,读相关书籍,探索实践论证,而非一两个例子就能得结论。
夸奖孩子是为鼓励孩子、认可孩子,孩子被肯定会更自信、更努力。夸奖没有错,关键是夸奖的方法是否合适,如果一味强调结果,很有可能让孩子有压力,妈妈只看重成绩,考不好就不敢跟妈妈说。
妈妈每次夸完,孩子都紧张,因为她总说,“这次第五名,太棒了!下次你就能进前三。”"宝贝你作文写得真棒,咱每天写日记,将来当作家。“孩子苦不堪言,你的表扬附加更高的要求,他力不从心,慢慢地孩子开始抵触学习。
夸赞要重在夸过程,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成绩是努力的附带结果,侧重夸努力,孩子就会更加重视努力,愿意更多的尝试,不被结果束缚,敢于挑战能力之外的事。
夸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更高的要求,可以表达期望,但表达要笼统,不要太具体,比如“下回进前三”,太具体的目标孩子有压力,你的夸奖还不如没有,而是说“你以后会越来越棒。”这样孩子更乐于接受。
任何事情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再到不同情况去检验再迭代,为什么那次夸他很开心,这次他就不耐烦?听听他怎么说,他希望得到的鼓励是怎样的,情况不同方法也要跟着变吗?实践检验真理,切忌盲信盲从,当多种情况下方法依然适用,即得真知。
《学习的方法》虽是卡哈尔写给科研工作者的经验之谈,但它广泛用于任何学习,向科学家致敬,向卡哈尔致敬,但愿每一位爱学习的人,都能从中吸取到学习的方法,少走弯路,创造更多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