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作者: 雅宁_e918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09:00 被阅读0次

扬美实验学校3月19日

今天在五年级的内容是《惯例》,训练了课前1分钟的惯例。

感觉同学们的日常状态出来了,课堂上有人越来越放松了,我得保持“一棵树”的状态(^ω^)。今天最感触的是两个孩子。一位是 上节课一直在玩小电游的那个女生。我特意留意了她,进教室的时候就看到她脖子上带了小项链,然后我就和她说“我看到你今天你戴了项链,有我最喜欢的蓝颜色。”然后我就看到她的表情很放松。果然整节课上,她都挺专注的。有意思的是后面小组讨论的时候,她说“老师,我一个人一个小组。”然后我想了一下,就和她说要不你来帮我计时?我带着计时器,她很开心的就一直拿着计时器,非常的负责。

另外是还有一个男生以前常常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今天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答的非常的好,让我挺吃惊的。然后我把他回答的问题答案写在了我的海报上。我希望给他看到的这一个小小的鼓励,能够让他下节课变得更好。

另外这节课设计了一个感受一分钟,让孩子们在一分钟之内来写数字。课后班主任姜老师和我说,班上最不爱学习的一个男生拿着他的那张纸跟她汇报,江老师江老师,你看我今天一分钟写到了80几,何老师说她只能写到50几呢。那是一种真的发自内心的高兴。我跟江老师讨论到的是,这个班的很多孩子看起来的很多问题,其实她是希望能够被看见,所以应该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这种表现自我的,真实参与的机会,就像今天的写一分钟的数字,每个人都特别的专注和安静,教室里面鸦雀无声。我想这也是我往后为他们班设计课程的一个形式。除了要有小组合作,也要有个人的想法的呈现,以及给他们一些可以互相分享和发表的机会,比如练习使用发言棒。

所以这两次课后教研以后,我的想法是,还是要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讨论和写个人的东西,然后再分享发表。越是高年级越是要这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ua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