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开车转BRT,然后共享单车直接到湖里法院,小伙伴已经早到了,很顺利进入法院,跟小伙伴集合。然后尴尬的是这个小法庭竟然没有观众席,辩护人席位也只有两个,自己动手从旁边搬了个椅子,律所同事又说我不适合做辩护席(一个我不是这个案件代理人,另外这个案件已经有两个代理人),我只好自己把椅子往后移动些。
然后我们都准备好,原告人都没到。书记员打了两个电话,都没接,一会法官过来,也打了个电话,接了,说马上到。
原告律师到了,可是没有带原件,这鉴定质证没办法进行,法官还算温和,让当事人过来。好吧,我们几个在法院门口傻等了,还好三个人,聊聊天也就过去了。
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来了当事人姗姗来迟,只是资料原来也没有提供全,然后资料乱七八糟,对方律师也是临时过来开庭的,之前案件并不是她在负责,她也不了解具体案件情况。
我们所同事很认真,也很耐心跟对方一起,把之前已经提供的证据核对了下。但是在提出疑问的情况下,还是要求法官开调查令,自己到医院确认当事人受伤和治疗,以及有没有之前存在问题的情况,只是法官虽然同意了调查令,但只允许调取当事人受伤之后的医疗记录,还是相当严谨。
中午又赶着回所里,处理师傅交代的立案,只是很郁闷,委托人资料不全,把可以做的东西先做好,时间也差不多了。
跟同事公交车直接跑海沧仲裁庭。
这次同事是仲裁员,劳动仲裁,索要工资的。被告缺席,开庭前,书记员跟仲裁员多次给被告法人代表打电话,一会说来一会说不来,无奈只能缺席审查。
同事很认真,针对原告的打卡证据,沟通证据,详细询问,甚至之前发放工资的情况,都很详细询问,核对并确认,最后还是缺席判决被告需要发放工资,又再一次跟被告联系,这次被告说来。
我们换到调解室那,在书记员办公室等当事人。在仲裁员跟书记员对双方劝说下,双方都退让一步,同意调解。书记员赶紧准备调解协议,搞定一个案件。
今天的旁听,让我一改之前同事大大咧咧的感觉,守时上,她也介绍每次事情,都会安排差不多提前半个小时抵达,避免匆匆忙忙;准备材料上,即使加班加点,在开庭前,也一定找点时间了解下卷宗材料,避免临场抓瞎;准备的问题点,事先多留意,一旦有点信息资料,立马抓住对当事人有力的点,进行求证和反驳;对实习律师的支持上,虽然同事也了解我们两个都不是初入职场,只是换赛道,或者说增加赛道,在办案过程,不仅跟我们介绍了案件的情况,分析其中的要点跟注意点,甚至在午餐跟打车上,她都作为一个老律师的方式带着我们,搞得我们两个老实习律师都觉得占便宜了,毕竟人家说跟着师傅要给师傅打下手,还要孝敬点师傅,我们反而让师傅花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