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净其初业修梵行 第一课

净其初业修梵行 第一课

作者: yolanda_d111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15:42 被阅读0次

1、禅是什么意思?禅思和禅定又是什么意思?修行人日常如何进行修持?

禅思:通过禅的方式方法从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

禅定:是个体现象的呈现,是一种状态。

禅:我们了解到的禅的相关事情都与静有关。在佛法里,禅是智慧的意思。

如何修持:要从四念处入手。四念处是指身、受、心、法。

因身不静,身即是色法,是一种物质现象。所以要对生理结构要清晰的了知。

因受是苦,心无常。受、心是一种精神现象。由于生理现象的冲击,使心理的意识受到冲击,并结合物质现象的冲击,心理发生的变化。

因法无我,指法的本身。身心的无我。

2、《1165经》中人物优陀延那国王身上的优秀品质。

优陀延那国王问询时姿态是退坐一面,说明国王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高贵而傲慢,反而是非常的低位,对请佛法有一颗恭敬心。

国王对尊者直接抛出内心的疑问,对新学年少比丘从远观、近观,时间上跨度上的观察。同自己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因此心生疑惑。

从国王请法的姿态和他说的问题里,我们修行人应该学习他的恭敬心,学习他敢于担当自己内心的问题,日常生活里的观察非常细微,并且修行的目标锁定很清晰。

3、法海拾贝的启发

一)面对修行和轮回的选择,凡夫会经常落入轮回的选择里,因为对法的倾向性不够,梵行的接受不够,习惯了生命的惯习。

所以修行要发长远心,发恒心。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标,面对诸多选择要学会权衡利弊,面对有价值的事情,学会选择最为有利的行为,最终回到对法的认知为前提,要有正见作参考。

二)修行人主要分三大类,初级、中级、高级修行人。

初级修行人对法的态度是偶尔听听法,法是生活里的花边,人生目标不明确,人生没有太多追求。

中级修行人对法有一定认识,对法有极大倾向性,拥有良好的态度,谦虚的品质,目标清晰,在精力和时间的投入较多。

高级修行人对修行和生活的平衡度把握非常好。

我就是在初级修行人队列里,一个愚痴凡夫,处于无明状态,对佛法的智慧不能参悟。

三)修行不易,需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的修习,才能断除身心的爱染。

感恩佛陀、感恩师父、感恩大人、感恩善知识的慈悲教导。

相关文章

  • 《净其初业修梵行》17

    (课前:修学日记的落实,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人生的每一天都是余生。) 坛经中的无相忏悔 1.四方士庶,前来听法的不论...

  • 《净其初业修梵行》18

    “说‘空’是为了破众生的有见,说‘有’是为了破众生的空见…”P181 对法义有份精确的抉择,即五蕴身见非我、非我所...

  • 《净其初业修梵行》20

    解脱香P194 所谓的解脱是一种行为的趋向,是八正道在缘起的流转上的行持,体现的是缘起的止息。 八正道的正见到正定...

  • 《净其初业修梵行》拎重点

    引用624经、637经的核心内容而展开梳理,“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衣钵随身,如...

  • 净其初业修梵行 第一课

    1、禅是什么意思?禅思和禅定又是什么意思?修行人日常如何进行修持? 禅思:通过禅的方式方法从而获得的一种思维方式。...

  • 【以戒为师】(49)

    持戒与得定慧 ① 戒的受持及守护与否,会影响定慧的开展,如佛陀所说:“汝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汝当先净其...

  • 不惑解

    离 癫诺自省 尘 梦空涂命 修 灵独净弦 行 善念梵经 「不惑解」独灵净弦

  • 〈100〉【经文】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志求无上尊,为诸天人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离欲①深②正念③,净慧④修梵行⑤,志求...

  • 春吟

    莫道春光好,福祸旦夕间。 莫恋花儿美,花无百日艳。 时时修梵行,心净恒芬芳。 念念阿弥陀,同证无量寿。 ——诚诚

  • 驿路黔行 · 梵净……

    近山褪俗念,唯有竹声喧。栖心皈净土, 推云步梵天。禅雾入幽谷,佛光上苍岩……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净其初业修梵行 第一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ut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