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问题行为的第五个阶段就是“证明无能”。
青年:证明无能?
哲人:是的,在这里请您试着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考虑。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之前可谓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成功。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无论是班级里还是家庭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青年:应该会马上放弃吧,因为无论做什么也得不到认可,那就会不再做任何努力吧。
哲人:但是,父母或老师依然大力劝说你好好学习,而且关于你在学校的表现及朋友关系,他们也事事介入。当然,他们这都是为了帮助你。
青年:真是多余的关心啊!这些事如果能做到的话,我早就去做了。真希望他们不要什么都管啊!
哲人:你这种想法得不到理解,周围的人都希望你能更加努力,他们认为只要去做就能办到,希望通过自己的督促来让你有所改变。
青年:可对我来说,这种期待是一种很大的麻烦!真希望能够解放出来。
哲人:……是的,正是“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
青年:也就是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我很无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
哲人:是的,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青年:为了不再受伤?
哲人:是的。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
青年:……哎,哎呀,心情倒是可以理解。
哲人:所以,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有多么无能。赤裸裸地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课题也不愿去做。不久,连他们自己都深信“自己是个傻瓜”。
青年:的确有的学生会说“因为我是个傻瓜”。
哲人:倘若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应该还只是自嘲。真正进入第五个阶段的孩子们在装傻的过程中有时甚至会被怀疑患了精神疾病。他们往往主动放弃一切,不去从事任何课题也不对事物做任何思考。并且,他们总是厌世性地拒绝一切课题和周围人的期待。
以上内容摘录自《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