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我的家庭教育每日分享!
经常听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会说到这样的一句话:我家孩子呀,聪明其实还是很聪明的,就是基础知识不够牢靠,所以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他要是考试前肯下点功夫背书,稍微用点心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我小时候也曾被爸爸这样说过,那个时候我也认为是自己懒,不用心。但是在后来的学习过程当中,我慢慢想明白了,其实考试前才下功夫背书那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真的不是好成绩的保障。要想学习基础牢靠,真的全部有赖于平时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一个把书面的知识装入大脑再转换成能力的过程,好的记忆力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而学习基础牢不牢,其实就是看知识记得牢不牢。
从天赋的角度上来说,敏锐的人和沉稳的人在记忆的方法和速度上又不一样。
敏锐的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忆很快背下要背的内容,沉稳的人却需要背很多遍才能把内容背下来。
所以,只要是老师说在课堂上背书,背完才能放学回家时,那些走得早多数都是敏锐型的,走得越迟的,沉稳度越高。
可是敏锐的人背的快,忘的也快,只要不再复习三五七天之后就忘干净了。沉稳的人背的慢,但是记得牢,除非没背,只要背下来就很难忘。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不管是敏锐型的,还是沉稳型的,记忆的次数对他们都很重要。
敏锐型的孩子,哪怕已经背完了,还是要通过需不断的复习加深记忆,直到记忆深刻。沉稳型的孩子,则需要给多一些时间,让他们多背几遍直到他完全记住,一旦记住了就不怕忘。
基于这个特点,一边学习,一边复习这个习惯对于每个孩子其实都很重要。孩子的学习基础也正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复习中打牢的。

有人会说:道理谁都懂,但是孩子做不到啊!
的确,孩子做不到,因为做不到的孩子身后都有容易放弃的父母。
有多少父母能在孩子一年级至三年级这个阶段每天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复习呢?有多少父母能坚持在每个周末陪着孩子一起把上一周的学习内容一起复习呢?
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就是学习习惯养成最关键的时期,而且这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度很高,很听话,这个时期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可朔性也很强。
只要父母能坚持陪着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以后只要稍做提醒他就会自觉行动,不用家长多费心了。
家长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工作已经很辛苦了,还要每天陪着孩子做作业真是太累了。
但是你知道吗?不偷懒的父母前面累三年,后面能轻松十几年;偷懒的父母前面轻松三年,后面就有可能辛苦一辈子。
学习基础牢不牢最重要的就看学习习惯好不好。父母能不能花时间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真的很重要,如果是你,你选哪做一种父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