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意识和心识的相撞

意识和心识的相撞

作者: 书虫中的残次品 | 来源:发表于2021-06-14 00:26 被阅读0次

大概人人都听说过意识形态,却很少知道心识,然而查阅资料,就会发现人有两种认知,一种是意识,一种是心识,两者共同存在于人的人体之中,然而互相又相互掣肘,意识强,则心识弱,意识弱则心识强!

如何更好的解释两者的区别,我更大的建议就是好好的研究一部电视剧《天道》,里面关于人的意识问题和心识问题,都有深刻的研究,也能更好的开悟自己的灵魂!

其实很多男人看到美食,香烟,美女都想据为己有,大多数女人都喜欢豪车大款,这是因为意识形态战胜了心识形态,欲望主导了一切,就以经济形式论英雄,逐渐变得贪嗔痴!

而心识如果战胜了意识,那么欲望就会特别低,专门研究自己喜欢的领悟,一门心思做成一件事情,不被外界的其他事情所打扰,才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所以才有科技进步,时代进步!

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喜欢享受,欲望控制了灵魂,永远都为金钱而努力工作,有的人则看似简单,却有一颗强大的灵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善于解释,不善于奉承别人,所以活出真正的自己!

然而能够驾驭心识的人,不是一般的强大,在很多领悟都可以独当一面,因为心中装的是不同的见解和知识,境界也非常高,早都不在乎别人的任何想法!

然而大多数人都无法更好的超越自己,一生的光阴都为金钱打工,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总之要善于思考,要善于总结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活的更加有意义!

相关文章

  • 意识和心识的相撞

    大概人人都听说过意识形态,却很少知道心识,然而查阅资料,就会发现人有两种认知,一种是意识,一种是心识,两者共同存在...

  • 第23课:心、心所、心所的种类

    心、心所、心所的种类 主讲:JK 一、心 南传的心,指六个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个心的定义,可...

  • 揭开心灵的面纱(11、12、13、14、15)

    11、心与念 我思,在现代科学理论,分为头脑意识,潜意识,在中国古典则称为心识,在佛法,则总共称之为八种识,前六识...

  • 南怀瑾先生:增强记忆以及定力的好方法

    什么是“心”已经困扰我们几千万年。譬如我们讲八识,整个八识包括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本体心同...

  • 小窥佛学里的心理学

    佛学心理学的意识结构包括阿赖耶识、莫纳识、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人如果正念深或者在催眠的状态...

  • 元认知

    在讲 与自己和解 那本书中, 从佛教的角度解释了人的心识是由意识, 藏识(潜意识), 莫那识三部分组成, 以及通过...

  • 百法十

    这节课学习的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两个识属于潜意识,所谓的潜意识就是利用现有意识不能意识的部分。虽然不可知,但在心...

  • 佛讲“九识”

    佛讲“九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第九意识),后面的三个意识是超越人间的意识。这...

  • 五蕴中哪一个是心的本体?它统哪三蕴?

    受想行识,就是受想行识这么四蕴,指的是精神现象,叫做心法,它就属于我们的心识、意识分别之法。受想行是心所具法,这里...

  • 古吠陀哲理之manas

    末那识翻译成中文,是“意识、意根”的意思。这是古吠陀哲理中关于识、意、心、灵魂部分的探讨。它既有微观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识和心识的相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jn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