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三十四

中庸三十四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21 07:18 被阅读0次

其三十四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有言:盈天地者唯有万物。人欲有天地之功,则唯有利天下而恒常之。所以,利用厚生,发展进化,与天地共存是人类的职责。

但是,有事则有利用,有用则致功利,致功利者有名誉,有名利则纷争、怨愤皆至,纷争、怨愤不止则结党而攻讦,营私以利己,舞弊以邀誉,于是党同伐异,是非不以公理而以利欲,善恶不以道法而以喜好,不能同流合污者,或身败名裂,不能趋炎附势者,或祸患加身,是以甘泉必竭,直言必伐。而世人嚣嚣,皆不以其智为浅,众口烁烁,皆不以其言为弊,正是众人之口不可善调,众人之欲不可善掩,其有怀德而千里报恩者,亦必有怀怨而睚眦必报者,此皆人心之不平、不公,人性之不和、不正所致也。所以,贪于功利者,功利烁之,诱于名誉者,名誉葬之,利于财货者,财货眚之。此所以文好者致剥,角美者致杀也。

是故,见不远者,不可与言大,知不博者,不可与言道,以其不明道理之元,动静之势,进退之时,祸福之变,利害之机也。

圣人以化育天下人为己任,循道,守本,顺势,用时,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守无用之用,而可为有用之极,守无为之为,而可为至治之极,守无化之化,而可为大化之极也。于是,天下之君子、士人莫不顶礼膜拜而风行之,天下小人莫不感恩戴德而归化之。圣人之德,厚重广大,浩如江海,历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至今犹激励吾辈前赴后继,任重道远,孜孜以学,砥砺前行,不达于至善而不能止也。

相关文章

  • 中庸三十四

    其三十四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

  • 十五周总结和下周计划

    1.齐读《中庸》五遍, 闪字卡 复习《大学》 2.复习声母 3.《四五快读》第四册三十三和三十四课(分组教学) 小...

  • 《中庸》译文集 三十四 愚而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

  • 普天同庆

    三十四个春,三十四个夏。 三十四个秋,三十四个冬。 三十四年,“春夏秋冬”四个字便可走完。 普天同庆。 ——李德异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 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

  • 晨读《中庸》五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这个境界,就...

  • 《中庸》的主要内容

    1.3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

  • 何为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小人则往往违背中庸之道。...

  • 《中庸》译文集 三 君子中庸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三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nz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