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三十二

中庸三十二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19 07:09 被阅读0次

其三十二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有言:万事万物以性不同而可以辨之以分类,于是道不同者不相为谋;万事万物以质相近而可以聚之以成群,于是志相投者则朋比党群。分所以别远近,类所以聚和同,聚则可大,和则可久,可大可久则所以恒常。是故,万事万物莫不据其性质、形势以为聚散离合;因以分小大、高下,顺其势以为进退、离合,所以别远近、亲疏;随其性以为动静、阴阳,所以有刚柔、强弱。于是,“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乃各有所聚,乃各有所归。所以,天虽远,人可以悬象以识之,地至近,人可以成形以察之。俯仰之间,人所以法天地之道也。

大学、中庸虽皆《礼记》之一章,而备言“明明德、自新、止于至善”,与“知止,致中和”之万世不易真理。所以史载周公制礼做乐,而孔子尊从之,推广之,光大之,以期止于至善。人类历史,总结为两个字,无非“治乱”。纵观中国历史,治乱虽各有因,无非是正与邪,善与恶,公与私的问题。如果统治者基本做到了扶正祛邪,遏恶扬善,大公无私,使上下和谐,内外和睦,人我和宜,天下各居其所宜,那么治世可期。

相关文章

  • 中庸三十二

    其三十二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 《中庸》(三十二.诚意)

    题解 此章还是讲“至圣”。至圣必须是至诚的。“大经”,指五伦——五种...

  • 用榜样的力量,来教育人们恪守中庸之道

    纵观《中庸》这三十二章的内容,孔子和朱子共同树立了唐尧、虞舜、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旦这些极力推行中庸之道的达官贵人...

  • 《中庸第三十二章》

    【原文】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zhun)其仁!渊渊其渊!...

  • 《中庸》译文集 三十二 至诚无息

    原文: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

  • “三十二相”的故事

    三十二相指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微...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 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

  • 晨读《中庸》五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这个境界,就...

  • 《中庸》的主要内容

    1.3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三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xnz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