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天从市区乘车去到聂耳广场。白天可以看到广场周围旖旎的风光,和远处像水墨画的龙马山。晚上只注意到霓虹灯的灯光,路边葱茏的树木和花花草草没太注意。
我们那天晚上下了车就从一座桥上过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岚清题的“聂耳音乐广场”,字写得刚劲有力,比一些书法家写的好多了,我不骗你。到了广场内,就看见聂耳铜像屹立在那儿。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1987/55de7fcef71d9c8c.jpg)
聂耳正拉着小提琴,那豪迈奔放的《义勇军进行曲》正像从他拉的小提琴上流泻下来,激励着我们踏着聂耳的足迹前进,鼓舞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满怀信心和希望,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所向披靡!
![](https://img.haomeiwen.com/i4221987/d91199df15cbd2d9.jpg)
我们走进聂耳广场还没看见聂耳铜像时,我们看见一条河,那就是州大河。此时夜幕降临,河水在灯光的映照下,尽管也波光粼粼,但好像有如雾又如纱的暮霭萦绕着,就使这州大河像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蒙着面纱却露出一双秀丽的眼睛眨呀眨的。
我记得有一天白天我来过这儿,才好玩呢。看见从州大河上游驶来一条船,船上是一男一女,身着少数民族服饰。女的很好看,红白滋当的脸上,眉清目秀,一笑还有俩酒窝,但她却撑着船;男的不漂亮,黑炭驴子似的,但彪悍,他还吹着横笛。笛声宛转悠扬,她把我带到了我的家乡江苏,有一次我去苏州,我在张继的《枫桥夜泊》的枫桥也看到了那艘千年的航船,而今涛声依旧响在我的耳畔,我回乡的船票却早已过期,那是一张旧船票!什么时候我才能搭上那艘航船,“明月何时照我还?”
夜幕下的我甩一甩头,跟着家人往里走,走到了广场边的栏杆边,还是在州大河边,我们依然没有走出大河边的路。我看到星月和灯光下有一个穿得很厚实的中年人在兜售鱼食,小小的一包一块钱,也不贵。熙熙的母亲边买了一包边对熙熙说:“快叫姑爹来看鱼!”我忙走上前,看见水中好多金鱼和供人观看的锦鲤什么的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着,这让我对她们好生羡慕。我忙掏出手机一顿狂拍,也许我还没从听到苏州枫桥下的涛声中回转过来,我忘了开闪光灯,结果我拍到的视频乌漆麻黑的,什么也看不见。走过栏杆边的路才发现一片黑色的视频,心里懊悔不已。但懊悔也没用,有时错过的风景不会再看见,就像这河中的鱼,下次再见她们,她们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我们到聂耳广场的别的地方转转,广场上也没多少可看的景点,除了那里有一个大舞台,其余的就是广阔的操场。大舞台上那时正唱着戏,红男绿女名副其实,她们都穿着少数民族服饰。女的素面朝天却不减花容月貌的魅力四射,男的刻意打扮穿红着绿却仍然长得不太好看,但浑身透着生机蓬勃的劲儿,显得生龙活虎,令人艳羡不已。这使我想起我年轻时也曾经这样过。那时我在杏花春雨的江南,我在莺飞草长的无锡都留下了青春的足迹。我看她们翩翩起舞,还顿开金嗓子,但唱的什么听不懂,感觉索然无味。匆匆地拍了一个视频,回家发到抖音上,胡乱地配了一个《红梅赞》,算是也曾到此一游,不虚此行。
很广阔的广场,白天供商人展销商品,夜晚就只能给大爹大妈们跳广场舞,当然也可以用于灯展用,但那还是我刚到玉溪不久的一个春节期间看到的灯展。那时是我大舅子所在的玉溪市红塔区电视台办的灯展,华灯初上,花灯上都镶嵌着宝石似的璀璨晶莹的明灯,像天上的银河从天上降落到人间,好看极了。那时由于我家有亲人在卖票,享受特殊照顾,不需要买票,我们一家人就去广场大饱眼福,把花灯看了个遍。可惜那时还没智能手机,不然的话,把那时壮丽如画的不加滤镜也蛮好看的灯展拍摄下来,几多好看。
现在没有灯展,就去看大爹大妈们跳广场舞吧。然而,大爹大妈们不是在格桑花舞曲,就是在《我对你太想念》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跳的舞很简单,就是扭腰扭屁股,不好看,也没劲。广场的另一端有年轻人在跳劲舞,还是很吸引人眼球的,我情不自禁地跟家人打了一声招呼,也跟着她们跳起来。她们也没歧视我这个老头子,还善意地朝我笑笑。她们虽然跳得劲爆,但动作很简单,一学就会,但要跳得像她们一样娴熟,跳得像她们得心应手,不跳个十天半月的,也很难办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