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惧怕死亡的程度跟你的年龄有关。
据统计,10岁以下的小孩子有15%的人有死亡恐惧症,15岁以下大概是7%,25岁以上的成年人几乎接近0。
这是为什么?因为成年人的“自我”滴水不漏,死亡的光芒无从渗透进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接受自己有过错的一个原因,总是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来维护这个“自我”。
“自我”是衡量一个人是否长大的标尺。人的生命旅途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建立“自我”,也是一般所说的做加法。我是某某大学毕业的、我会三十六般兵器、我认识刘德华、我有八块腹肌……所有的林林总总就是“自我”,再加上一点儿时间、加上一点儿空间,这就证明你活着。
第二个阶段就是打碎“自我”。不要以为天老大,你老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逐渐去掉身上的一些自以为是的光环,什么职位啦、金钱啦、任性啦等等,统统抛掉。不是扔掉,是放下,这也是一般所说的做减法。经历了那么多,人会逐渐认识到生命的无常。
从上述两个阶段,我们会看到“活着”具有的双重性。这里再引入三个小概念:第一“此在”,指当下来到此处。人每时每刻都处在“此在”的一个状态,它有一个独自运行的规律,不因人为而发生变化。譬如说,无论你怎么保养,皱纹都会慢慢爬上你的脸庞;第二“能在”,指此刻你能干什么。如果没有腿,你非要去爬山,这就不是“能在”;第三“共在”,指共同存在。如果你对某人的去世感到悲伤,那是因为你们有“共在”,曾经共同度过生命中的一段时光,有陪伴、有温暖、有感动。
什么是“活着”的双重性?“此在”有两个运动的方向,一个往“心智自我的外造化”走去。还记得那个英文缩写OTB吗?对了,就是不断确认“我是谁?”的过程;一个往“默存”走去,这是一种无以名之、无法描绘的状态。“自我”越强大,越无法进入“默存”,只有打碎“自我”,才能接近“默存”,也就是越走进死亡,越活在“默存”之中。这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或者说,只有死人才了解死亡的真谛。
让我们对死亡怀着畏惧之心吧!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活着。诚如海德格尔所说,我们的心智对死亡有一个绝大的隔阂,没有可通达的路。死亡永远比任何人的预期都来得早,因为我们从来不期待死亡,而死亡瞬间即到。
时光已老,我们已散。
尘归尘,土归土。
Game over
游戏结束
任若水 写于2016年4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