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268篇《颂 维清》

《诗经》学习第268篇《颂 维清》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07:5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268篇《颂  维清》

原文阅读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

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译文参考

多么清明又是多么荣光,

因为文王有着征伐良方。

自从开始出师祭天,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真是我周王朝大吉大祥。

字词注释

(1)维:语助词。

(2)典:法。

(3)肇(zhào):开始。

(4)禋(yīn):祭天。

(5)迄:至。

(6)祯:吉祥。

诗歌赏析

        此诗是歌颂周文王的祭祀乐舞的歌辞。据《礼记·仲尼燕居第二十八》载:“子曰:‘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按《雅》、《颂》之诗,称扬文王多以文德,赞美其武功,那就显得意义非同一般了。

  首句感叹当时天下清平光明,无败乱秽浊之政,次句道出这一局面的形成,正是因为文王有征伐的良法。“缉熙”是光明,“典”是法。该诗开宗明义,声言天下之所以无败乱之政而清明缉熙,乃是因为文王有“典”,即征伐之法。

      据《尚书大传》等记载,文王七年五伐,击破或消灭了邘、密须、畎夷、耆、崇,翦除了商纣的枝党,为武王克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沿用文王之法而得天下,推本溯源,自然对“文王之典”无限尊崇。

          第三句“肇禋”,郑笺解为:“文王受命,始祭天而枝伐也。”“枝伐”,即讨伐纣的枝党(如崇国)以削弱其势力。郑说有《尚书中候》、《春秋繁露》等书证,“肇禋”即始创出师祭天之典,自确凿无疑。《大雅·皇矣》叙文王伐崇,有“是类是祃”之句,“类”是出师前祭天,“祃”是在出征之地祭天,与此篇的“肇禋”也是一回事,可以彼此互证。正因为文王有了奉天而征伐的典法,才“迄用有成”,取得灭商的胜利。所以“文王之典”是周人获得天下的吉祥。

      最后两句,“迄用有成”直承“肇禋”,表明“文王造此征伐之法,至今用之而有成功”(郑笺);又以“用”字带出用文王之法,暗应“文王之典”。“维周之祯”则与第一句“维清缉熙”首尾呼应,用虚字“维”引出赞叹感慨之辞,再次强调“征伐之法,乃周家得天下之吉祥”(同上)。

        作者这样的文字处理,未必是刻意为之,而在结构上自有回环吞吐的天然妙趣。戴震《诗经补注》谓其“辞弥少而意旨极深远”,对此诗小而巧的结构却有着较大的语义容量深有会心。

《维清》学习的反思探讨

        这是《诗经》中最简短的篇章之一,文句虽简单,但在《周颂》中地位却较重要。作为一首与《国风》一类抒情诗意境迥然不同的《颂》诗,光看原诗十八字的文本,对诗意的理解肯定不会太深,这就有必要通过阅读一些距原诗创作时代比我们近得多的汉代学者的阐说以及朴学鼎盛时期的清代学者的考证来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按《毛诗序》云:“《维清》,奏象舞也。”郑笺云:“《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蔡邕《独断》云:“《维清》一章五句,奏《象武(武、舞古通)》之所歌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云:“武王受命作《象乐》,继文以奉天。”汉儒之说如此。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考云:“《象》,文王乐,象文王之武功曰《象》,象武王之武功曰《武》。《象》有舞,故云《象舞》。……胡承珙《(毛诗)后笺》云:‘郑谓武王所制者,武王之作象舞,其时似但有舞耳。考古人制乐,声容固宜兼备,然亦有徒歌徒舞者,《三百篇》皆可歌,不必皆有舞。则武王制象舞时,殆未必有诗。成王、周公乃作《维清》以为《象舞》之节,歌以奏之。’案胡氏说诗周公作,是矣。襄二十九年《左传》,吴公子札观周乐,见舞《象》箾《南》籥者,……此《象》谓舞,不谓诗也。

      据此,可知《维清》一诗文句虽简单,但在《周颂》中地位却较重要:它是歌颂文王武功的祭祀乐舞的歌辞,通过模仿(所谓“象”)其外在的征战姿态来表现其内在的武烈精神。

        这样的一首古诗,因其内容感情距当代读者的生活过于遥远,在接受过程中要产生审美快感,是比较困难的,但通过上文的分析,当能使读者对此诗有比较确切的理解。如果此诗的乐舞能够复原,那么,欣赏这一武舞,观看一下打扮成周文王之师的舞蹈家表演攻战之状,感受一下其武烈精神,应是一大艺术享受。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此诗中对“肇禋”一句,传统的解释是自周文王起周家有了祭祀上天之礼,但《生民》篇说“后稷肇祀”,若“肇禋”之句果如传统所解,真可谓数典忘祖了。而且,加这样一个两字句,读起来也颇为别扭。前辈学者研究结果表明,这句诗其实是“肇在西土”之误。

        所谓“象武”实即《大武》乐章,因其表现的是周家的胜利,亦即“象成”周家的胜利,故称“象武”,“象”是象征的意思。《礼记》记孔子之言谓:“升歌《清庙》,……下管《象》。”《祭统》又谓:“舞莫重于舞宿夜。”这“舞宿夜”其实是《大武》的异名。如此综合《毛序》及今文家说,《维清》就是《大武》乐章的序曲。

      《大武》之乐初用于东都大祭天地,那是向天下人示好求和;之后又用于宗周周家祖庙,那是向祖宗汇报周家的胜利。在第二次的宗庙用乐时,还配以序曲,即《周颂·酌》。现在则是第二度配以序曲,就是这首《维清》之诗。

参考资料

《〈诗经〉的创制历程》,李山,中华书局,2022年7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268篇《颂 维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sf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