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10 系统化教学设计简述以及确定教学目标

2018-08-10 系统化教学设计简述以及确定教学目标

作者: 瓦尔妲的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13:03 被阅读0次

    进行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建议

    教学过程本身可以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的目的是引发和促进学习。这一系统中的成分包括学习者(学生)、教师,教学材料以及学习环境。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这些成分之间产生互动。

    为了确定学习是否已经发生,要实施评估。如果学习者的评估结果不能令人满意,那就必须实施改革,以便于系统更为有效的工作,促使理想的学习结果产生。这个系统中包含着人的成分(教师和学生),因此它复杂,而且是动态的,需要经常性的监控和调节。我们把教学准备,实施评价以及教学的修改视为一个整体过程。

    认知信息加工观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非常复杂的,它主要由个体的内在心理过程,而不是外部刺激和强化来控制。教学被视为组织和提供一系列信息活动,以此来引导、支持、增强学生的内在心理过程。当学生把新的信息纳入到自己的记忆中,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时,学习就发生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一个独特的“建构”产物,因为每个学习者都是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在一起。当个体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物理和智力情境建构出新的解释时,他们就产生了学习。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与自己的经验交织在一起,因此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经历与他们在应用情境中的实践经验是一致的。

    行为主义者把学习视为反应概率的变化,认为只能通过观察行为来确定行为(如学习)反应概率的变化。这种方法(行为观察)也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某些观点被采纳和调整,以求适用于我们所讨论的各类学习者、学习结果、学习情境和行为情景。

     

    教学设计工作模型

    确定教学目标

    该模型中的第一步,是确定学生完成你的教学后,你希望他们能够做什么。教学目标主要来源以下渠道: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

    [if !supportLists]Ø  [endif]海淀区学科学业标准

    [if !supportLists]Ø  [endif]所使用的教材的配套教师用书

    [if !supportLists]Ø  [endif]海淀区阶段性试题

    在个体帮助工作中,教学目标也可能来自于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或者参考国内外其他学科教学标准等。

    还有部分教学目标可能来自于学校管理需要(如,学生常规的学习)、平时生活中出现的教机(如,怎样识别别人“愤怒”的情绪以及如何应对)等。

    进行教学分析

    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你要逐步分析的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人们在做什么。教学分析的最后一步,是确定在开始教学之前,学生必须具备哪些技能、知识和态度,亦即他们的起点行为应该怎样。对于已经识别出来的各种技能之间的关系,可以使用示意图的方式,这样看得更加清楚。

     

    分析学习者及情境

    除了分析教学目标,还有一项并行的工作是分析学生,分析他们学习及运用技能的情境。分析教学情境以及技能运用情境的特征时,还需要确定学生当前已具备的技能、所持的偏好和态度。这些重要信息决定了模型中的后续步骤,尤其是确定教学策略的这一环节。

    书写行为表现目标

    基于教学分析以及对起点行为的描述,你就可以对教学结束后学生能够做什么,写出具体性的表述。这些表述,来自于教学分析所识别出的技能。它将明确指出要学习的技能是什么,运用技能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以及成功的行为标准是什么。

     

    确定评估工具

    根据已确定的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你就可以选择适合的评估工具,用来测量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所描述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常用的评估工具有:

    [if !supportLists]Ø  [endif]设计有评估功能的作业纸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具有评估功能的作业,如:论文、报告、作品、活动等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多种形式的随堂测试,如:听写、背诵、口头回答、小组互测等

    [if !supportLists]Ø  [endif]标准化测试卷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评估要求应该与教学目标中所描述的技能的类型相关联。

     

    确定教学策略

    基于前面五个步骤所给出的信息,你就可以确定应该运用什么教学策略来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强调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分,包括教学前的活动(前行)、内容呈现(刺激)、学生的参与(正行)、评估(结行)以及学习拓展等。

    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基于一定的学习理论和对“学习行为”进行研究的成果,同时也要基于现有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后面的开发或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交互式课堂教学等过程中,也要以上述理论为依据。

     

    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在这一步,你要用自己的教学策略产生教学。这一过程主要包括:

    [if !supportLists]Ø  [endif]编写教案

    [if !supportLists]Ø  [endif]选择或者制作教学材料,如学习单、课堂演示用具、板书、课件、提供给学生的工作材料等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制作评估工具

    [if !supportLists]Ø  [endif]等等

    有些教学材料可能需要自己来开发:设计并亲自制作。

    教学材料的选择,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对于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之外的教学材料,需要经教研组以及学校管理层研讨之后来确认是否可以加入课程中。

    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一系列的评价也随之展开。这个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将被用来作为教学改进的依据。形成性评价一般有三种类型: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和现场试验评价。每种评价为设计者提供的信息不同,它们都可用于改进教学。

    调整教学

    在教学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也是循环周期的第一步)是调整教学。在这一步,要整理和分析形成性评价所收集的数据,确定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依据这些困难找出教学方面的不足。

    在上图中,从“调整教学”板块画出的虚线,表明从形成性评价中获得的数据不是单纯地用于调整教学,而且还要用于重新考察教学分析是否可靠,对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和特征的假设是否合理,等等。根据所收集的数据重新考察行为表现目标的陈述和测验项目,也可能是必要的。最后,审视教学策略,把所有的考虑整合进教学方案改进中,就可以生成一份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

    有时,在教学实施之后,也会使用“教学反思”的形式,来表述对教学调整的想法。

    实施总结性评价

    尽管总结性评价是对教学有效性的最终评价,但是它通常不属于教学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常见的总结性评价形式有: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区统一的期末测试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学校的期末测评活动

    [if !supportLists]Ø  [endif]其他形式的知识或者技能测试等

    由于总结性评价通常不是由教学设计者而是由独立的评估者来完成,因此这一成分并不被视为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构成。

    确定教学目标

        有些教学目标的叙述比较含糊,如“欣赏”、“意识到”、“感觉”等。这类术语经常出现在某类目标陈述中,我们很难确定它们的具体含义,因为没有指标说明,当学生达到这个目标时他将能够做什么。也许设计者假定,只要成功地完成了教学,学生们就能够显示他们已经达到了既定目标;但是如果目标很不清楚,成功的行为表现也难以判定,后面的教学设计就很难明确,所以需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分析。

    要分析一个含糊的目标,首先把它写出来,然后再尝试说明,学生要通过做什么来证明他已达到了这一目标,或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要做什么。

    开始书写目标时,不要过于追求严谨,只要记下所想到的一切就可以了;接下来,你要挑选那些最能代表含糊目标的含义的指标;然后,将这些指标(可能只有一个或很少的几个)合成一句话,说明学习者将要做什么;最后一步,审查这一目标陈述,并提问自己:如果学习者达到了或展示出这些行为,就可以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表明教学目标已经澄清了。

    老师们应该了解这种目标分析的程序,因为很多重要目标最初并没有对学习者的行为表现作出清晰、简明的描述。对于目标的提出者来说,这些陈述通常是意义明确的,但是对于设计教学的老师们来说,则是不明确的。这样的目标不能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要对它做进一步的分析,确定它意味着需要哪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在这一过程中,找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共同参与,通常是有益的。结合他们的经验和实例,我们往往对成功实施教学后学生要展示出怎样的具体行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维目标

    在参考资料中,教学目标一般使用“三维目标”的结构。

    三维目标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并不是要单独为每个目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而是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中,同时关照到三个维度的目标。

    “三维目标”的课例请参看附件:《三维教学目标课例:语文四年级下【快与慢】》

    关于“三维目标”的其他问题

    哪一个维度最重要?

    在当前的教学质量检测体系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仍然是检测的重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维度的检测最容易实施。虽然如此,我们作为教师,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仍然要了解,其他两个维度的目标,其重要性要远远超过【知识与技能】。因此,只强调【知识与技能】维度而忽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设计,在达成全面的教育目标方面,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学生仅仅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达标,而在另外两个维度严重不达标——这同样是教育的失败,甚至是更低劣质量的教育。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中,如果论重要性,三个维度都是不可忽视的。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必将为学生带来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品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创造力和掌握学习与工作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储备(知识与技能)。

    但是教育的现状是,由于我们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检测相对成熟,因而这个维度的教学法也更成熟,在教学实施中,这方面的经验也很多。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目前并没有特别成熟的检测手段,在教学法上经验也比较欠缺。因此,这两个维度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特别容易忽略的,也是较少有成熟的方法来借鉴的,是需要老师更多的发挥专业性和创造性来进行教学设计的领域。

     

    确定目标要以学生现有状态为基础

    确定目标时,既要考虑总的教育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毕竟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标是人的发展。脱离了人的现状,无法谈及发展。

    如果一节课的目标过高、内容过多,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学生完成的可能性低,老师自己也会焦虑,并且可能对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这个情绪被学生感知到,进一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一节课的目标过低,课堂上又会出现学生感到无聊的现象。这样的经历同样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

    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专注的工作之后,恰到好处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同时,充分与专注的工作过程,即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使用方法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而在整个课程中发生的冲突、解决冲突的过程等等,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情感体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简而言之,我们与学生共度课堂生活,在这一段时间内,经由我们带给学生的活动、工作、知识与技能的输入、情感的支持……以及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反应——老师与学生的合作,最终达成了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

    接纳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但是带着希望前行

    要让每节课都那么完美,的确是非常高的期望。虽然我们非常期待理想课堂状态的出现(毕竟教师这项工作责任重大,没有人希望浪费其他人的生命与才华),但是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到这么多鲜活生命的课堂上,究竟会发生什么。特别是对于许多新老师来说,总是在上课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目标“似乎”偏离了学生的现状。这时,也许首先要解放的是你的观念:在这个当下,究竟怎样做是对学生最有利的呢?可能是坚持目标,也可能是临时摸底,还有可能是降低或者提高原计划的目标。没有哪种做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场的选择,源于你对现场状态的感受与判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10 系统化教学设计简述以及确定教学目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tw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