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产大女主,也盛产偶像。比如武则天,稍微有点儿政治资本的女性都把自己臆想成武则天第二,像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主等等。和他们同一时期的金城公主头脑却冷静的多,她深知选择偶像得选个接地气的,梦想还是得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一、原生家庭越糟糕,越要逆风生长
金城公主的原生家庭绝对是个坑,爷爷李贤被武后毒死了,父亲的心理阴影面积大到无法测量,官职不大,妻妾和子女数量也多到无法测量。巨婴症的父亲导致了早熟乖巧的女儿。因为乖巧,在当时大女人主义盛行的宫廷成为一股清流,所以金城公主有幸被叔父唐中宗带入宫中抚养为义女。
唐中宗心里应该是真心疼爱金城公主这个义女的,因为他的母亲是绝对强权的武皇,他的妻子是强势霸气的大女人韦后,他的女儿是跋扈嚣张的安乐公主,他的妹妹是日子从来不太平的太平公主,中宗身边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把他当做登上皇位的梯子,当做可以随意提取钞票的中央银行,只有金城公主,自我定位准确,安静谦和,对待叔父毕恭毕敬,让中宗终于找回了男人的尊严,所以他给予金城公主待遇优厚。
金城公主详细考虑过自己的未来,盘点过自己的政治资源,她深知懦弱的叔父只能给她一个铁饭碗,饿不死但是也撑不着。要是想自己买包买口红还得自己趟出一条路,所以她选择了一个偶像一条线路,那个女人是她的姑母,不是太平公主,而是文成公主。
其实文成公主的路不是一条好路,路途遥远,生态环境恶劣,物质极其匮乏不说,关键是文成公主的“大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物流集团”已经做到就差纽约敲钟了,成绩几乎难以超越,风口已经过去,金城公主想要飞起来已经很难。
但是金城公主也深入剖析过文成公主,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女首富,文成公主此生也有缺憾:一是她并不是藏后正主,二是她没有子嗣。后者看天,前者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叔父对自己还颇为疼爱。并且,文成公主还有未了心愿,需要一个后人去完成。当然,以上都是虚了些,对于有颗粉红心的12岁姑娘来说,去西藏还有一个动力。
当时的西藏在文成公主这个发家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新媒体运营做的很好,推出了一个男神网红,藏王的王子,据说面容俊美,绝顶聪明。12岁的金城公主正是爱TFBOYS的年纪,却根本不知屏幕背后的男神其实只有7岁。
金城公主走的时候已经决定“撸起袖子加油干”,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唐中宗却不顾国家形象地哭的稀里哗啦,毕竟自己唯一的小粉丝就要远嫁他乡了。但是,不让小粉丝去让谁去呢?当年吐蕃求亲太平公主,血性的太平一怒之下出了家,现在要是让安乐公主去,韦后非让他跪键盘不可,只有小粉丝毫无怨言,说支援大西南就支援大西南。
唐中宗一激动,不仅给金城公主准备了比文成公主更加盛大的出嫁典礼(毕竟婚礼主持人不如文成的主持人重量级,人家是唐太宗,所以硬件来弥补了),而且把举办典礼的县城直接改成了“金城”县,免了一年的赋税。

二、想成事,我眼里只有事没有人
向偶像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金城公主摸着文成公主摸过的石头过河,不能保证掉不到坑里,因为生活随时会露出狰狞的面容,公主也不能避免。
金城公主还没有到婆家,就传来噩耗,西藏英俊的王子男神意外身故了。那一瞬间,金城公主脸上只剩下一个大写的“尴尬”。
老藏王赞普尺带珠丹发了一个EMS给金城公主,大体意思是这种事情是我们都不愿意发生的,公主您现在愿意回娘家就回娘家,愿意来西藏我们也热烈欢迎。
12岁金城公主深知老夫少妻的困境,但是她身上背着唐蕃和好的重任,也期望有一个让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她咬了咬牙,管他“痴呆猪肝”(尺带珠丹)还是什么肝,这条路我都得走下去。
老赞普高兴坏了,这大唐的合作诚意太大了,隆重迎接了金城公主,并封这位小妻子为正妻,给她建了宫殿。
金城公主没忘姑母的遗愿,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如来佛祖的12岁等身像从土里抠出来。
当年西藏赞普(藏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想利用宗教治国,在向大唐求亲的同时,讨要了供奉在白马寺的佛祖12岁等身像做嫁妆。他又用了同样的方法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要了尼泊尔的佛祖8岁等身像来。那时候尼泊尔公主进藏在前,地位尊贵,松赞干布给尺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供奉她带来的佛祖像,又在大昭寺旁边修建了小昭寺,供奉大唐的佛祖像,文成公主是不在乎的,她的格局远不在一宗一庙,但是大唐后来出了个信佛的皇帝……
武皇当年是出过家的,对佛教文化有很深的造诣,深知佛祖12岁等身像的重要性,就想把佛祖像给要回去。
西藏是断断不会把佛祖像归还的,吃到嘴里哪有吐出去的?
女总裁文成公主想了一个办法,把佛祖8岁等身像和12岁等身像互换,8岁等身像就到了小昭寺,12岁等身像到了大昭寺,但是没敢供在明面上,而是砌到了墙里,墙面上绘制了弥勒佛像。相传武皇是弥勒佛转世,武皇的使者在大昭寺小昭寺遍寻不到12岁等身像,又不敢破坏弥勒佛墙面,只好空手而回,只是佛祖像却只能藏在墙里庙。
金城公主到藏以后立即到大昭寺把佛祖像取出来,供好,也算圆了姑姑的心愿。姑侄两人都不知道,千年之后,一场文革,把小昭寺的尼泊尔佛祖像毁之一旦,而大唐的佛祖像却在大昭寺完好保存了下来,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尊完好的佛祖等身像,地位尊贵。

三,不管我到哪里,祖国都是我的根
“做正妻,取佛像”金城公主定下的3个目标已经完成了2个,第3个目标诞下子嗣也即将完成,然而命运再次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既为后妃,宫斗就是绕不来的坎,子嗣向来是后宫斗争的大事,只是藏族姑娘玩起宫斗来更加简单粗暴一些。
套路很老套,藏王不在宫内,金城公主诞下王子,居然被纳囊家的妃子喜登给抢走了。等藏王回来,喜登一口咬定孩子是自己的,并且准备充分,提前给自己的乳房抹了药,使之能够分泌乳汁。
藏王一时难以决断,就把孩子放在宫殿的一头,让金城和喜登两个人去争抢,金城公主也顾不得坐月子,拼了命的抢了个第一名,把孩子抱在怀里。然而,喜登并不在意孩子死活,即使把孩子抢坏,也是要抢的。金城公主心疼孩子,担心把孩子抢坏了,就松了手。人最重要,名份和利益都是浮云。
喜登欢喜的抱着孩子走了,然而老赞普并不傻,早已看出谁是孩子亲娘。但是迫于纳囊家族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大唐国力虽强,那时却没有航空母舰,也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侨民。
金城公主那一刻终于明白祖国的重要性,无论她有多远,发展的多顺利,祖国都是她的根,是她永远的后盾。
王子周岁的时候,大唐派遣使臣到了西藏,王子也终于顺利回到了生母金城公主的怀抱。金城公主感念祖国恩德,教育儿子赤松得赞亲近大唐,打下了唐蕃“舅甥之谊”的良好局面。
金城公主虽然学习了文成公主,但终究用自己的努力为唐蕃友好做出了新的贡献,她的儿子也因为杰出贡献被供奉在布达拉宫,她终于打破了文成公主“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广告词,活出了一番新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