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过后,接到好多报考咨询电话,4G信号几乎都能在我眼前3D呈现出父母心力交瘁的面容。末了,大部分结束语往往是:“我为那小兔崽子操碎了心,他怎么就不理解呢?”
我一个多年前的闺蜜受到感情伤害后一蹶不振,奉行及时行乐原则,拼命打工——花钱无度——身无分文——再拼命打工,如此循环,一度咳血。
我觉得身担重任,每每循循善诱:要注意身体啦,要安心做一份工作啦,要注重个人职业成长啦,不要把钱全花在吃喝玩乐上啦……毕竟在我看来她花在“无意义”上的钱都够二线城市的首付了。
谁知她竟然疏远了我,聚会也不叫我,让我在这之后很长时间都活在热脸贴冷屁股、好心当驴肝肺的怨念之中。
我对你这么好,为什么你不理解呢?

因为胸中的怨念持续发酵,我特意度娘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近义词:共情。
百科老师告诉我:共情是一种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更有趣的是下面的一句话:意味着超越自身的自恋而去理解别人自恋的能力。
我擦,这么说共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①我得自恋
②你得自恋
③我还得克服自己的自恋去感受和承认你凭什么自恋
我顿时为自己的逻辑思维折服了。
然后我就回忆了一下让我“理解(共情)”的事。
首先想到的是我终于“大度”地原谅了母亲在我幼时无情的斥责和巴掌。
可是为什么小时候就不能原谅呢?我甚至还能模糊地记得挨打后小小的我胸中熊熊燃起的邪恶小火苗。
①我妈当时“自恋”地认为她这样做是为了我好。
我作为一个小屁孩还不知道啥是自恋呢。
②可是现在不同了,因为我妈每天只让我吃两顿饭,拖着我锻炼,让我从一个不明性别的小胖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因为我妈拿着鸡毛掸子逼着我练琴作画,让我如今也能偶而被评价为气质才女;因为我妈当初狠心把我一个人扔到大城市读书生活,让我如今面对大场面也能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我不可抑制地自恋了,有时候对着镜子都想对自己磕头。
③可是如今自恋的我并没有忘恩负义,而是怀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体会到了母亲无数巴掌后的善意。
我想,等我有了孩子以后,还会理解这些巴掌后的心疼、不舍和自责吧。
说着说着竟有些伤感了,不过,看,等式成立了。

穷学生时总觉得旅游坐头等舱、住五星酒店、吃高档餐厅的人好装B,好庸俗。清新如我坐经济舱、住青旅、吃路边摊照样行万里路,看相同风景,省下的钱够我再去一个地方浪啦。
可是五星酒店浴缸真的好大,海景房的view真的能让心情平静,高档餐厅的Waiter真的好帅……吃的好,住的爽,路上的风景似乎更明艳动人了呢。
你不能理解的事,大多是因为你没经历过。
思聪老公一场聚会花掉百万,和你街边撸串喝酒是一样一样的。
邓文迪和默多克离婚后和普京高调地梅开……好几度,和你挽着现男友参加前男友婚礼是一样一样的。
爱看书的人啃着面包也要买下心仪的原版书,和你干嚼着泡面给游戏充顶级装备是一样一样的。
家境贫寒的同学食堂里也只敢点一个素菜,和你去外面吃饭一定要先找好团购券是一样一样的。
前文提到的前闺蜜,多年后再见和我说:“当时的你每次出现都自带光环,太耀眼了,让我忍不住想逃,不想和你这种正能量满满的人待在一起。”
我哑然失笑,当时我把自己当成圣母,一心要拯救失足少女,要求她把内心的秘密讲给我听,给她举例子,讲道理,有时她不愿意再提痛苦往事,还被我斥为缺乏信任。
其实我根本就没有理解过她,我只是在听了一个故事之后,通过自行消化,放了好多好多自以为是的屁还给她。
顿时觉得眼前抽烟、喝酒、纹身的妹子才是真正好修养。

周国平说,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相爱的人们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如果我当时能做到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到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灵魂”,那我也许就不会失去她了。
哎,似乎又有些伤感了呢,能让我们理解和感同身受的机会太少了,昨天我才挨了老板的批评。
老板百忙之中精心策划了集体活动来增强团队凝聚力,不识相的我因为要和男朋友约会请假了。老板看着场地里稀稀拉拉、无精打采的队伍,当时玻璃心碎了一地。
“谁家都有事。我也是放弃了个人休息和家人团聚来建设队伍,为的不仅仅是我自己,你们为什么不理解我呢?”
老板,我会听话的,下次活动一定积极参加!可如果想让我充分理解您的用心良苦,估计也得等我坐上领导之位啦。
我们所能理解的,似乎只占生命中的一小部分,就像高手过招的酣畅淋漓,欢喜冤家的心心相印,职场对手的惺惺相惜。
如果没人理解你,告诉自己,那是应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