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打开了放在书架上久未拿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昨晚读完一半,今早读完一半。
产生最多感受的在后半部分,在那个关于“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的四象限里,我发现从小到大自己保持的信念是“我好,你不好”,偶尔会有“我不好,你好”。
之后觉得,好像自己一直以来的独来独往可以解释了,长时间积累的外在独立、他人不可靠想法被重新审视,潜意识里的人群是麻烦、他人即地狱、他人会伤害我、他人会抛弃我的信念被松动。
和他人的微妙关系,打造了我自己的境遇。如果我还要按照此前的信念行事,那终将走不出过往的限制。
也在想,关系里的我,是如何在“我好,你不好”的信念驱使下展现自我的?有哪些是真实的?有哪些是这个信念带给我的曲解?
2、心理建设和自我舒缓
在知道被裁的消息后,我感受到即将面临的找工作、感染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挑战。第一天很淡定,心里想着“该干嘛干嘛”;第二天开始有些焦虑:简历还没改完、不知道想要做什么工作、经济压力;第三天平复一点,“该干嘛干嘛”,听完要上的课、出门散步、给自己做饭。
后来的周末到今天,都不那么平静。想马上找到一个薪资满意、平台OK、有发展机会的工作,刷求职网站,更新简历,可总感觉被什么拖着一样,不想做,越着急越不想做。
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好像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工作上的变动,甚至觉得这也许是一个与前面所有人生历程截然不同、即将开启彻底转变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