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主持党中央工作时,年仅28岁。
1935年2月,瞿秋白被国民党逮捕,敌人得知他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像往常一样泡上一杯茶,点上一支烟,他慢慢的翻阅一本泛黄的唐诗集,7点44分,军法处处长于冰,走到了监狱门口,瞿秋白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握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行诗,“眼底云烟过境时,正往逍遥处,酣畅淋漓,大气飞扬。”
四碟小菜,一坛酒,这是国民党36师师长宋希濂为他准备的,他坐下来自斟自酌。喝完最后一口酒对于冰说,我有2个要求,不能跪着死,不能打我的头。
在去往刑场的路上,瞿秋白突然有了唱歌的心情,先唱红军哥再唱国际歌,旁若无人,这哪里是赴死,这分明是回家。这个文弱的书生,一路唱着,走到了郊外的罗汉岭,离刑场已经不远了,但他却在罗汉岭下的一片草坪前停住了,他向四周凝望了好一会儿,大声地对百余号行刑的官兵说:“此地甚好。”
这一天,36岁的瞿秋白,走出了他纷扰的人生。为大家开辟了一条光明的路,这是瞿秋白毕生奋斗的座右铭。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寻求中国光明之路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一生。
英雄虽逝,然浩气长存,英雄气消,凭世纪永传。
秋之白华,我们永远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