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对于匆匆旅客来说,火车站就是他们对一座城的最初印象。
两条重要的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郑州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郑县,一跃而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中心城市。
从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升起,旅客们就陆续到达车站。火车站也在朝阳中逐渐忙绿起来,变得更加富有生机。
夕阳西下,天边的云霞被夕阳染成绯红的颜色,像是天空的绚丽彩裙。火车站屹立在夕阳的余晖中见证着无数归家和送别。
老火车站,是老郑州人对于郑州最深的记忆。在这里,繁华与市井混搭,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人间烟火味道。
在这里,你能找到卖小商品的个体户,手机号,箱包,扑克,麻将...只要你想得到的,大多都能在火车站附近找到。
偶尔也能在路边看到摆地摊的小商贩,抑扬顿挫,口若悬河地向过路的行人推销自己的商品,或许是样式花哨的手机壳,或许是一些便宜的小首饰或字画。
在郑州火车站,只要足够勤劳,善于动脑,或有一技之长,人们总能找到一份足够糊口的工作。无论是对于郑州人还是外地人,郑州火车站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
被吐槽的火车站乱象
郑州老火车站承载了老郑州的记忆。然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始建于1904年的郑州火车站像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知从何时起,郑州火车站被贴上了“脏,乱,差”的标签。这个标签像是狗皮膏药般牢牢贴在了郑州火车站的脸面上。
郑州火车站作为国家重要的铁路中心,每日吞吐巨大的客流量。而火车站周围还坐落着长途汽车中心和诸多专业市场。
各类车辆川流不息,经常把火车站周边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这里能找到成群结队的电动车、共享单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以及郑州还尚未完全普及的共享汽车。
摩的也是郑州的一大特色,在火车站周边拥堵的路段上,开车往往效率不高。于是这些摩的师傅每天就等待在各大专业市场门口,有人从楼里出来便开始招揽生意。
周边复杂的交通状态和“难治理,难管理”的交通乱象,让郑州火车站一直遭到吐槽。
副市长亲自出马,整治势在必行
这次郑州市下定决心要整治火车站周边的交通乱象,郑州市副市长亲自带队出马,打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
近日来,穿着制服的交警在火车站周围随处可见。他们可不只是负责日常巡逻。更重要的是在路口紧盯交通违法行为。
根据郑州市出台的新政策,郑州市将禁止利用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从事非法营运、占道经营以及违法行驶等行为。这次的交通整治,打击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可谓多年未见。
在交通违法事件多发的路口,交警们特意拉上了醒目的红色横幅,来提醒市民严防交通违法行为。
在汽车站附近,更是开来了一趟闪着灯的警车,车身上贴了巨大的红色公告牌,来提醒着来往路人和车辆。如此醒目的标志,违法车辆们怕是不能再视而不见了吧?
交通管理VS商业利益,左右手互搏
郑州火车站周边的交通治理,可不像表面上那样简单。交通乱象的背后,是好几股力量的相互博弈。
郑州火车站商圈有着诸多专业市场,吸引着数万商家来这里经营生意。
火车站商圈对于郑州乃至河南经济的发展可谓相当重要。如上文所言,郑州作为铁路中心城市,城市本身就是靠着铁路带动发展的。
由于道路拥挤且没有足够的停车点。很多货流运输车即使占道停放、违法停车,也要按时按点完成任务。
对于商家来说,能够顺利出货进货,才能保证生意的正常运转。有时宁肯冒着交通违规的风险,用罚款来换取物流的正常运转。
即便是在高压政策下,仍旧能看到许多进货用的电动三轮车、四轮车,对于拉货师傅来说,这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对于商家来说,这是他们按时进出货的渠道。
对于郑州来说,一面是城市文明环境的治理,一面是火车站商圈的商业发展。两者都对郑州至关重要。
而火车站的交通整治,就是城市环境和商业发展的冲突,要想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之道,又谈何容易。
不过,经过整治之后的火车站周边在最近几天确实干净了很多,让人看了觉得身心舒畅。至于如何在城市文明环境和火车站商圈发展中找到一个和谐的共存之道,仍是郑州市政府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撰文/编辑:英易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