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老子通释》26:大制不割

《老子通释》26:大制不割

作者: 九慕望舒 | 来源:发表于2022-12-06 10:31 被阅读0次

老子在上一章,对天下的一切“救而不弃”,达到这种“不争”的境界,首先要克服单向思维、分割思维。因此他让人们努力超越界限,成为一个多方熔铸,多方包容的厚朴纯净之人。

这一章的思想重点在于“大制不割”,你看雌雄不可分割,黑白不可分割,荣辱不可分割,只有不分割才会像质朴的婴儿,才会由寻常通向无极。

译文:

【明知雄健,却安于雌柔,愿做天下小溪。做天下小溪,就不离纯常之德,回归婴儿状态。

明知光亮,却安于黑暗,愿做天下范式。

做天下范式,就不离纯常之德,回归无极境界。

明知荣耀,却安于屈辱,愿做天下川谷。

做天下川谷,纯常之德充足,就能回复质朴。

质朴如被割散,也就成了般般器物。圣人也会取用,但如果出来管,则知道天下一切大的形制都不可分割。】

附原文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

相关文章

  • 《老子通释》26:大制不割

    老子在上一章,对天下的一切“救而不弃”,达到这种“不争”的境界,首先要克服单向思维、分割思维。因此他让人们努力超越...

  • (1007)读《雪漠智慧课程》19:妙用《道德经》

    偈颂:道者升华界,老子做基石。妙用《道德经》,致用可经世。无为无不为,不割是大制。 《道德经》读不懂也要读。因为不...

  • 《老子通释》27

    老子上一章,对天下“大制不割”进行描述,这一章回归思想的核心“无为”。 余教授译文: 【要想摄取大下而大有作为,我...

  • 《老子通释》35

    晨读经典,为己解惑。 这一章老子要讲述大道与人欲的关系,老子一直认为人的贪欲不符合大道。人们在自然成长、自动化育的...

  • 《老子通释》39

    原文第六章(这里补上,使学习的序号与《老子》章节相一致) 老子依然要顺着自然主义的思维,进一步讲“道”。 还是用比...

  • 《老子通释》40

    原文第十章(补缺,使学习的序号与《老子》章节相一致) 这一章老子已经讲到了如何服从天地之道来收敛地做人。这个话题打...

  • 《老子通释》38

    上一章说了“一”之后,老子又把与道密切相关的几个字整理了一下。 那就是“反”、“弱”、“无”。 最重要的是第一句:...

  • 《老子通释》30

    这一章老子接着描述道,“朴”这个字,几乎成了道的代名词。说法不一,没有雕琢的大木头,或者是树根,离不开木:无名之木...

  • 《老子通释》33

    这一章,让老子揭示大道的另一个特性是淡而无味,老子说,大道能让天下归附。 大道有一个功用,保天下平泰安康。我们平时...

  • 《老子通释》41

    这一章老子仍然用“逆向因果”揭示,对于道,不同的人生等级有不同的反应。等级越高,越能接受。接受“道”,也就是“闻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通释》26:大制不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nb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