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确定要直播啦,第一次带货直播,还是有点紧张的。紧张倒不是怕卖不出货或无人观看,而是怕自己撑不满这1小时。
就像今晚东磊说的,人还是脸皮要厚。所以倒计时的两天要苦学龙井茶的知识。终于知道就算要做一个网红,也是要学到很多知识。没人能随随便便做网红的。
要说到这绿茶之首的西湖龙井,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而在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朝代,它早就成为了文人墨客心目中的佳茗,所以也流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
要说到西湖龙井诗句之中最为出名的,那还要说大文豪苏东坡,当年在杭州当官的日子,西湖龙井与成为了他挚爱的茶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出自《白云茶》),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这句苏东坡留下的诗句,简直成为了西湖龙井的最佳写照。
其次关于西湖龙井的诗句,还有元代虞伯生所写,他本人在著作《游龙井》里留下了大量与西湖龙井有关的诗句,摘录如下: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檐莆中,余香不闻嗅,但见飘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煮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要会所到西湖龙井的粉丝之中,最为大牌的恐怕要数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本人非常喜欢饮用西湖龙井,也随性即作了不少诗句流传“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凤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呼之欲出辩才在,笑我依然文字禅。”
蓄水三股,杯中的茶叶顿如鱼儿般欢快地游起来。杯中渐黄中透绿,如一池绿得逼人的春水。舒展开的美丽叶片,又重现往日枝头的生机与活力。
瞧!那叶上还留着昨夜的露珠,折射着太阳的光芒,显得晶莹剔透。杯底的叶子如旗如枪、似蟹似兰,柔柔地摇晃。闻着茶香,人要醉了。这就是千里江南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啊!
《圣几饷龙井新茗一器》 清朝·厉鹗 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 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大文豪苏东坡的《白云茶》赞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还有苏东坡赞美龙井茶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优美的诗句直接把西湖龙井茶的秀韵与风采描述了出来。
产地:杭州西湖品质特征: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区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1968/c2dc0f17db7e8c72.jpg)
龙井茶加工方法独特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西湖龙井茶不仅汇茶之色、香、味、形"四绝"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构成了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天下的名茶“龙井”,产自人间天堂浙江杭州。相传北宋元丰二年,有位法号“辩才”的高僧,晚年从上天竺住持退居到龙井狮子峰下的寿圣院,把白云茶移栽到狮子峰。
这期间,留下了诸多与赵、苏东坡、秦观等人品茶吟诗的佳话。他们所品尝的茶中,极可能有龙井当地所产的茶,这就是龙井茶的源头和由来。
有人说,杭州是“一市居民半茶客”,这并不为过。从杭州的茶馆业来看,早在宋代就有相当规模,尤以清河坊的蒋检阅茶肆最为闻名。
而如今,杭州人仍然保持着“茶馆”的生活习性,他们把茶馆当作家庭的“第二客厅”,平日聚朋会友在茶馆,春节全家团圆也到茶馆。
上班族把茶馆当作办公室的延伸,商务洽谈,开会活动也搬到了茶馆。也有老年人悠闲自在其间的社区茶室。
自古西湖多茶客,湖山有幸结茶缘。西湖山水、龙井绿茶与历代湖畔爱茶人,这三大组合,在中国任何一地都难再复制。
茶和一座城市有着这样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茶为国饮,杭为茶都" 确实实至名归。龙井茶的甘香,浸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记忆之中,里面有茶人的闲趣、情谊、乡思,还有禅悟。
静待周末和大家来一场茶颜悦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