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你内心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最终过上向往的生活。
在《精进》一书中有句话。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在我们日常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遵从满意原则行动而不是最优原则。
就像出去吃饭,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满意了。
凭自己的主观意识随便选择,而不会从众多选项里去寻找到一个最优项。
最优原则,是在面临对待人与事物的选择,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高标准。
在面临选择时,会在众多选项中,经过自我标准评估选出来一个最优值。
内心对事物有着高标准的人,生活和工作的质量都会更高。
1.关于生活
想要知道一个人生活的质量如何,就去了解下他做选择的时候考虑了什么,标准的高低,便能心中有数。
就像吃饭。
有些人的选择时很随心,所以会习惯性的选择就近的一家餐厅就餐,或者选择上次吃过还不错的那家餐厅。
目的是就先填饱肚子,就解决了生活中需要进食的这个时刻。
高标准先生则是恰恰相反,饿了是要在有质量的环境下填饱肚子,进行多家餐厅对比,再选出来一家符合当前需求的最优值餐厅。
感情中也是如此
高标准先生,会有自己的要求清单,明确自己的喜好,也就是非常清楚的知道哪一类女士会更适合当他的另一半。
当有这类型的女士出现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更主动些,找到的对象质量也就更高。
差不多先生则是遇到了一个人,便筑起了属于两个人的围城,围城内经常是一地鸡毛。
因此,你的生活和感情质量是否足够好,这取决于你选择时内心标准线的高低。
如果内心标准较低,凡事都能较快的找到满意选项,但这个选项却未必是最优的。
如果标准较高,你在选择的过程中就会多项比较,然后从众多中选出一个最优值。
2.关于成长
在成长路上,结果最能体现一个人对自我要求的标准线是高还是低。
我有个程序员同事伊恩,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写代码。
他能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在写代码时,细节上的处理,比别人更细致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更让人满意。
因为很多原本不是他考虑的和需要处理的,他会从代码的质量和写出来的效果进行考量,顺手解决一些原本不属于他自己的处理范围内的工作。
每次一轮项目启动时,大家都希望能跟他分配到一个项目内,过程就会省心很多,还不用担心质量问题。
而有些人,每次面临分配后的工作,多一些不做,不是自己范围内的不做,完美的做到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同时还会出现管不好的原因,管不好的原因也并不是自身不想管好,也许只是因为能力有限。
那面对工作你是前者还是后者?对应的生活质量如何?
其实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对自身有着期待的人,都会用高标准去要求自己做人做事,因此他会看的更高瞻远瞩些。
通常生活也会过的很好,也更有品质。
3.如何提高标准线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目标
因为只有拥有了目标,你才会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只有对自己有着高要求的人才会用高标准去衡量一切事物。
就像学习你的目标是清华北大,而你就不会被当前的资料是在网上找还是直接购买这种事情而烦心,因为你知道高目标的背后就是要多付出。
你会知道什么样的选择,怎么做才会更有效的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其次要对未来充满憧憬
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人,才会有动力去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不仅仅是做到50分,而是100分。
如果一个人对未来都没有心存希望,那么目标什么的肯定也就不存在。
生活也就成了得过且过,最终随波逐流。
只要心存希望,就能拥有目标,内心有了向往就会力争做好,便能收获更好的结果。
最后不要受环境所影响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
内心有了评判的标准,就不会轻易的随波逐流,更容易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无论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成为最出色之人。
高标准就是意味着你的判断会更精准,选择会更优质。
- End -
生活不易,好的生活品质更是不容易,但是你还可以选。
从满意原则过渡到最优原则,凡事以最优原则为选择的基准。
无论工作和生活都会在短时间内有快速的提升。
没有人臆想下就会过上好的生活,就像没有人创业能随随便便就成功一样。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