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始末读起来是亲切熟悉的。简单说起来就是秦孝公即位后,韩魏等诸侯国将秦国视为蛮夷,大家搞聚会搞活动都不带他。秦孝公感觉受到了侮辱,发奋一定要壮大秦国,让天下不敢小视,他广纳贤才,公孙鞅就是这个时候来到了秦国。
可见领导者决定了集体的走向。国君励精图治国家才会发展壮大,国君吃喝享乐会将国家拖入深渊。然而这又与国君的才能分不开,有决心但没有能力的领导者无法带领下属走向成功。如果这个国家的国君只堪堪做个守成之君,那么他想锐意进取也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商鞅变法中最精彩的一段是商鞅在集市上立了一根大木头,扬言能将它扛到北门的人奖励一大笔钱,借此造势提高人民群众对他对新政策的信服。又恰好太子犯了事,他也公事公办,杀鸡儆猴,无论贵族和平民都看到了国君推行新政令的决心和对商鞅的信任,于是商鞅变法得以顺利进行。这一通操作建立起了秦孝公和商鞅在秦国的公信力,树立了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所以大家相信他们,相信努力加油干真的能得到奖励而作奸犯科也一定会得到严厉的惩罚。到这里我想起电视剧中的皇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君无戏言。国君是讲究诚信的,不能欺骗自己的臣子和百姓,只有这样百姓和臣子才会一心一意地跟随。所以皇帝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至少不会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乃至罪行,信任的崩塌很容易,崩塌之后的再建便千难万难了。
对于当下的我们,不要轻易撒谎,因为即使是无奈之下善意的谎言,在当事人眼里也可能会将它划为欺骗。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一定是战国史上最著名最经典的战事之二。从失败方魏国的角度来想,虽然那个历史时期诸侯们分外爱惜自己的名声不会在魏国后方空虚时趁火打劫,魏国也没有与哪一个国家有深仇大恨,而当时魏国举全国之力攻打赵国是抱着必胜的决心,所以后方不设防也难怪。
消耗一个国家实力的最好的兵不血刃的一个方法就是挑起内斗,人才的内耗是国家最大的损失。齐威王挺贤明的一个国君,还有语文课本里与城北徐公比美的邹忌,也当是一个贤才良将,但他竟然因为个人的喜恶设下计谋将大将田忌逼出了齐国,看看人家廉颇和蔺相如,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