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笔记健康&养生读书
荐书12 | 身体知道答案:致虚极,守静笃

荐书12 | 身体知道答案:致虚极,守静笃

作者: 盖洛普优势教练Emily | 来源:发表于2017-10-25 08:16 被阅读27次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的关注自己的身体了?

    世界催眠领域的大师史蒂芬·迪尔茨曾说:“每个人的第一个家都在身体里,每当你真的需要回家,你的身体值得信任,你便可以聆听,可以和它做朋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书名是《身体知道答案》,作者是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这本书是继《为何爱会伤人》后又一力作。武志红老师在本书中分析了身体与心灵、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指出了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的

    我们身体的很多反应,其实都是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的,因而提倡我们要回归身体,将身体与心灵链接起来——成为真实的你自己”,让生命自由。


    (如下内容为个人读书笔记,均来自原文)

    别人体悟到的真理,只是他自己的真理,而不是你的真理。——印度哲人 葛印卡

    如果你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美国催眠大师史蒂芬·吉利

    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乔布斯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说,我们不能剥夺别人从受苦中获益的权利。

    佛教说慎用三宝,即眼睛、耳朵和嘴巴,这三者看似让我们很容易交流,但仅仅这三个层面的交流就是巴比伦塔你不可能听到对方,对方也不可能聆听到你。必须放弃对三宝的依赖,你才可以达到共情,你才可以走出要命的孤独。

    吉利根老师说,我们的身体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

    一个钢琴家说过,如果一天不练习,我有感觉;两天不练习,评论家会知道;三天不练习,听众会知道。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张德芬

    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么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唤起了我们以前的某种感觉。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内心没有矛盾。

    当你深深的扎根于你的体内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你会很容易进入当下。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任何事情都不会动摇你。——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NLP导师舒俊琳说,“跟着感觉走”,在一定程度上讲,的确是卓越的人的一种心智模式。

    卓越的人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心理评价机制的差异。

    既然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舒俊琳引用他最推崇的罗杰斯的观点说,这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而在完美的理论说教,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做支持,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罗杰斯说,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所造成的。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1.远离人格面具 2.远离“应该”: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3.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罗杰斯

    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由父母制定的还是由文化制定的。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诚意中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们的形式。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一个心念的产生,无非贪和嗔。贪,是希望重温某一种特定的快乐;嗔,是希望再也不要经历某一种特定的痛苦。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办了“森田疗法”,其精髓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所谓顺其自然的意思是,既不与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对抗,也不被情绪和思维控制,情绪和思维来了就来,走了就走,随它去。而为所当为的意思是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思维,该做什么还要做什么。

    如心存斗志,也会激起对方的斗志;如大发脾气,对方也不会冷静,所以必须向对手示好。一旦坦诚相待,对方就不会存有戒心,就能听你说话。这是我花了15年才悟出的道理,以后无论我如何多嘴,也不会激起人的反感了。——日本小说家山冈庄八著作《德川家康》

    佛学称,心的本质是攀缘。意思就是我们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忙着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

    每个人都是自己自足的,这句话的通俗理解是每个人的内在具备了成长的一切资料,我们不需要向外寻求力量。但很多人陷入平庸,主要是因为自己把自己卡住了。

    在任何一个时候你需要帮助,你的祖先们,你的潜意识就会送给你很多帮助。——美国催眠治疗师史蒂芬·吉利根

    迪尔茨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我和灵魂这两部分,自我关注的是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是我们的需要,它一直在喊“我要什么”,这种需要的另一面是恐惧,即自我觉得我必须得到什么,否则就会死去,而灵魂是通向跟打存在的通道,它关注的是整个存在,它总是伴随着一种使命感。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他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他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现代舞大师玛莎·格雷厄姆

    迪尔茨在回答如何看待身体的疾病时,他说,疾病的英文disease的意思即“不自在”,其本意可以理解为,身体的疾病就是“内在的不自在”的一种反应。他说,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可以说,每一种症状,都是不部分自我在说“不”,但我们不倾听这种讯息,最终它不得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你的身体有一个症状,这个症状有没有藏着一个想法?你可以问它,如果它可以说话的话,它会说什么?——美国培训师罗伯特·迪尔茨

    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的随之改变。——张德芬

    当你的情绪被触动的时候,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触动了你情绪的那个人身上,就是累计内在力量的开始。——张德芬

    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罗杰斯

    体验痛苦时,要保持身体的中正。保持身体中正,是太极拳的一个原则,也是吉利根所修习的日本合气道的一个原则,即自己的注意力时刻都要保持一种柔和的平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注意力放在丹田部位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当保持身体的中正时,那些难受的体验最容易发生转化。

    觉察和接纳,是消融负面情绪冰山的最好方法。——张德芬

    化解矛盾的一个原则是“温和而坚定”。首先是坚定,即我坚守我的立场,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其次是温和,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事情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

    温和而坚定,对这个原则,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有另外的一个术语可以描绘——“不含敌意的坚决”。

    心理学家会说,每一个被严重压制的情绪都是一个情结,而每一个情结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盲点。这个盲点一被触动,我们就会失控。但假若这些盲点得到了觉察,也自然化解了,那时别人再去触碰这个地方,就不会激发自己严重的情结。久而久之,最终就会达到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

    关键还是感受,因为真正的思考能力,总是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而缺乏感受的思考,并不是独立思考,而是在重复别人灌输来的教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荐书12 | 身体知道答案:致虚极,守静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vt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