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枇杷的古诗词(不含宋代)
唐·杜甫《田舍》: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注:“知多少”一作“于今少”)
唐·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山枇杷花二首》: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唐羊士谔《题枇杷树》: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唐·毛文锡《摊破浣溪沙·春水轻波浸绿苔》: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晴日眠沙鸂鶒稳,暖相偎。 罗袜生尘游女过,有人逢著弄珠回。兰麝飘香初解佩,忘归来。
唐·司空曙《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
元·顾瑛《纪事一首》:玉子冈头秋杳冥,石床摘阮素琴停。枇杷花开如雪白,杨柳叶落带烟青。每闻投壶笑玉女,不堪鼓瑟怨湘灵。酒阑秉烛坐深夜,细雨小寒生翠屏。
元·倪瓒《村居》:疏疏梅雨橘花香,寂寂桐阴研席凉。怪底林间金弹子,枇杷都熟不知尝。
元·张昱《枇杷》:叶底累累黄渐深,煖风四月熟幽林。记曾摘遍西园树,好似文君取酒金。
明·沈周《枇杷》: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从今抵鹊何消玉,更有饧浆沁齿寒。
明·王邦畿《枇杷子》:枇杷子熟柚花香,游子东风欲断肠。溪上有云谁可渡,数声啼鸟在斜阳。
明·高启《东丘兰若见枇杷》:落叶空林忽有香,疏花吹雪过东墙。居僧记取南风后,留个金丸待我尝。
明·杨基《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明·李昌祺《七绝·小滿日口号》: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清·吴硕昌《枇杷图》:五月天热换葛衣,山中卢橘黄且肥。鸟疑金蛋不敢啄,忍饥空向林中飞。
清·张鹏翮《枇杷》:雕盘带露摘枇杷,翠滴金丸溅齿牙。却忆寒林閒煮茗,僧房共对款冬花。
清·曹尔堪《点绛唇·夏日山中》:夏昼初长,园林新摘枇杷熟。晓莺寻宿。爱我垂杨绿。小小江村,芳草眠黄犊。溪流曲。客来茅屋,索酒忙童仆。
清·吴伟业《淘沙·枇杷》:上苑落金丸。黄鸟绵蛮。晓窗清露湿雕盘。恰似戒珠三百颗,琥珀沈檀。纤手摘来看。香色堪餐。罗衣将褪玉浆寒。怕共脆圆同荐酒,学得些酸。
清·顾太清《滴滴金·四月廿九,谢志邸莲舫主人见惠鲜枇杷》:初晴快雨垂帘坐。忽朱邸、颁珍果。案头细细自开封,是枇杷些个。清芬滋味黄金颗。慢奇擎、莫教破。不尝此味已多年,谢主人怜我。
清·朱彝尊《明月棹孤舟·枇杷》:几阵疏疏梅子雨。也催得、嫩黄如许。笑逐金丸,看携素手,犹带晓来纤露。 寒叶青青香树树。记东溪、旧曾游处。日影堂阴,雪晴花下,长见那人窥户。
两汉·卓文君《怨郎诗》: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