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和尚的神与魔

作者: 霖梦悦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6-24 23:58 被阅读0次

对于姚广孝(道衍和尚),笔者的认知来源于《姚广孝演义》,看他聪慧过人、离经叛道、与若虹相爱相别离、亡父之后迫不得已皈依佛门、处处为燕王的谋反出谋划策、铁面无私下的慈悲、专注修《永乐大典》的精神、名满天下誓不还俗……慨叹不已。

有人这样评价他:“在常人眼里,佛门中人追求的该是清静无为,死后坐化登仙。对于那些看破红尘,自愿皈依我佛的僧侣来说,确实如此。可若是为世道所迫,不得已借寺院为容身之处,那必然另当别论。道衍和尚,就是后一种。更准确地说,他之所以成为佛门中人,就是为了完成在乱世中对于贫民而言,那几乎不可能触及的鸿鹄之志。”

姚父是赤脚医生,以治病救人为荣。但姚广孝深知救人难救心的苦忧,坚决不从医。他在儒释道里下了很大的功夫,打通了它们之间的隔断,从不拘泥于任何一家,而是妙用其中的大智慧去成大业。有人说他妖,有人说他神,有人说他不伦不类……但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他总是能忠于自己的佛心。也不管走什么道,都能闯出一片天。

姚广孝身上的“广元素”与“啸元素”颇多,哪怕鸿鹄之志遭到灭顶,他依旧可以凭借自己的“混修”找到大机。如果不是丧父之苦与夺爱之恨,也许他不会走“曲线救国”的道路,而是直取功名。苦难铸基时,“和尚”这一名号给他带来的保护力,恐怕是一些特殊保护比不了的。正是这样的机缘,道衍和尚才能演绎出别具一格的历史大戏。

话说心正成佛道,心邪成魔军。纵观道衍和尚的发心以及行为,看上去不如法,但处处有法可依,究其了意,也有许多超越之处。作为朱棣的“军师”,他的善良体现在凶残中,而凶残又隐含在善良里,二者相互转化,既自由又果决。他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用霹雳手段行着最微妙的佛法。

道衍,道衍,他衍生出来的爱与恨非同一般。在救度里,他因一些特别的遭遇,对常态化的东西起了质疑,所以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创造新的东西。这样的“反骨”,在笔者看来是充满戏剧性的,但在冲突处又有极大的“信、愿、行”,让这个和尚像孙悟空一样“大闹大明朝”。

但,最后他拒绝了一切荣华富贵,依旧选择了佛家,清心寡欲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这样的超越视觉,在当时有几个人可以做到?道衍和尚真正的光辉在于:入世时酣畅漓淋,出世时决不拖泥带水,始终让心属于自己。

相关文章

  • 96、「显道神德行」逐字详解(上)

    在「大衍之法」的后边,《系辞》说「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一般来说,这应该是对「大衍之法」的评价,...

  • 神躯道衍

    第一章 风起云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衍四十九.遁其一。 取其精,炼其魄,道心琢磨,化古...

  • 我是来还泪的(13祸从天降)

    (十三)祸从天降 凤姐宝玉遭魔魇 和尚道...

  • 佛家故事分享:用钝刀砍柴的小和尚!

    道衍禅师是明朝的著名佛学家,他一生云游各地,老年时住持于北京庆寿寺。 一天早上,道衍禅师到后山散步,看到一个小和尚...

  • 人生最大的苦不是遭遇磨难,而是自讨苦吃。

    听过一个故事:道衍禅师在后山散步时,看见一个小和尚用钝刀砍柴。 他问小和尚:“为什么用钝刀?” 小和尚说:“刀太锋...

  • 历史上真实的梅长苏

    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梅长苏者得天下。这句话放到明朝就是得和尚者得天下。这个和尚呢就是道衍,这个靖王呢就是燕王朱棣...

  • 地崩,山摧,壮士死

    睡着了就是灭世魔龙 创世神的石板 49道刻痕 上限只能刻49次 狼管家与爱丽丝

  • 道衍

    若无家庭牵绊,不免僧道两途。即便入僧道,也要先从名利入手修行。我对道衍颇感兴趣。

  • 道衍

    说起朱棣,大家都不陌生——明朝第三位皇帝。可是他这位皇帝,不是世袭制也不是禅让制,而是兄逆制,说难听点,他这个皇位...

  • 道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道,在哪里?它从何而来? 若道,一为起始,二为变数,三为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衍和尚的神与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ci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