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民劳(赏析)

《诗经》民劳(赏析)

作者: 换个昵称更好耍 | 来源:发表于2022-12-31 07:48 被阅读0次

【赏析】

这首诗每一节第一句都是“民亦劳止”,可见人民当时的困难。

第一节是在论证天下的形势,“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两句在说人民已经很劳苦了,他们想要求短暂的安康都不可能。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这样评价这两句:“开口说民劳,便已凄楚;‘汔可小康’,亦安于时运而不敢过望之辞。曰‘可’者,又见唯此时可为,他日恐将不及也,亦危之之词。”表明周厉王的残暴使国人忧心忡忡,敢怒而不敢言,生活困苦,已经想要造反了,很能抓住要害。接着诗人又提出策略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先对王畿之内施以恩惠,安抚国中百姓,然后再使四境得以安定;“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是说不要放纵谲诈的人,不要听信他们的坏话。

第二节诗人提出了恤民抚内的主张。他希望人们能在“民亦劳止”的基础上,稍稍休息,希望君王不要过度劳民伤财,那样会使人民铤而走险,进而叛变。这种观点也就是要“与民休养生息”。他希望周厉王能够用仁德的心爱护百姓,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他要求周厉王惩恶扬善,不要盲从诡诈佞臣,要像历代明君一样爱惜百姓。

第三节诗人强调要保全京师。因为京师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中心,它的安定对于稳定全国的形势十分重要。诗人提出“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也就是先稳定京师,之后再去安抚四方诸侯,这样国家就能一片安稳,国家的富强也就指日可待了。

第四节诗人告诉周厉王国家兴旺时,就一定有忠臣;国家将要灭亡时,就一定会妖孽横生。现在朝政已经被小人摆弄得腐败不堪了,他希望周厉王能够远小人而近贤臣,用仁德的心爱护百姓。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再次好起来。最后规劝竟然变成了指责。

第五节诗人希望周厉王不要让周氏的王朝就这样的丧弃了,而是能够像“莹玉般光耀又纯美”。他希望自己的劝谏能够让君王和同僚觉醒,大家共同为国分忧“国无有残”与“以谨惛怓”、“以谨罔极”、“以谨丑厉”、“以谨缱绻”这几句,就是围绕着恤民、保京、防奸、止乱这几个方面来说的。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说:“盖诗人已豫见厉王溃灭,故不觉其言之丁宁而沉痛也。”

文中第二、三、四、五节“以为民逑”、“以绥四国”、“俾民忧泄”、“国无有残”与“以谨惽[插图]”、“以谨罔极”、“以谨丑厉”、“以谨缱绻”这几句,就是围绕着恤民、保京、防奸、止乱这方面来说的。陈展在《诗经直解》中说:“盖诗人已豫见厉王溃灭,故不觉其言之丁宁而沉痛也。”

《民劳》一诗表现了召穆公对国家的期望,他与民众同命,深恶痛绝那些奸邪之臣。他痛恨周厉王的残暴专制,希望通过自己的劝谏改善当时的现状,可见其是一位忠肝义胆之人。

相关文章

  • 《诗经》民劳(赏析)

    【赏析】 这首诗每一节第一句都是“民亦劳止”,可见人民当时的困难。 第一节是在论证天下的形势,“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 《诗经》:民劳

    民劳 民亦劳止[1],汔可小康[2]。惠此中国[3],以绥四方[4]。无纵诡随[5],以谨无良[6]。式遏寇虐[7...

  • 诗经·大雅·民劳

    民劳先秦:佚名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 品读《诗经》之《民劳》

    诗歌原文 《大雅·民劳》民亦劳止1,汔可小康2。惠此中国3,以绥四方4。无纵诡随5,以谨无良6。式遏寇虐7,憯不畏...

  • 诗经(12)大雅.民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

  • 《诗经》有毒之《民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

  • 19《诗经·大雅·民劳》

    【原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远能迩,以定我...

  • 《诗经·大雅·民劳》:敲山震虎

    《诗经·大雅·民劳》:敲山震虎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

  • 《诗经》烝民(赏析)

    [1]烝,众。[2]则,法则。[3]秉,持。彝,常道。[4]懿,美好。[5]监,观察。有,名词词头。[6]昭假,指...

  • 2020-02-22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中的一首诗《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民劳(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gf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