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起来发生意外的事件,每个人处理方式不同,带给自己的结果也不同。
有个门店店长,应物业要求借几个人帮忙去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其中一位同事腰部受了伤。一个月了还没好,也没确定治疗方案。突然想起来问问单位能不能走个工伤?工伤是需要许多资料要提报的,而且也有时间限定。这么久了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也不确定。这事是单位的问题还是物业也有责任?还是门店店长没有给公司汇报自行派人外出,也有责任?这种帮忙的事要不要向公司申请?这些没有经验,当时没有及时处理,就产生了意外后遗症。不知道怎么处理更合理。
还有个员工下班后出现了交通意外,对方也是骑的自行车。当时加了微信,带去医院检查花了2000元,结果回家后发现无法上班,得请假一个多月才能恢复。再联系对方时,微信就不回复了,这个员工也没有留对方的电话号码,这样后续的一些费用就只能自己出,这时候他想起来问公司能不能走工伤,公司让他按要求准备要提交的各种资料。比如交通事故认定书,首先你不能自己违章,再比如病历要盖章,医院中的各项花费都要盖章。这些每一步他都不能顺利的提供,所以走工伤因资料不全而放弃。还好,公司给他买过意外保险,总算有了一点补偿。
几年前的一件事,也很无奈。店里有个货要去送给客户,正好送货的人请假了,有个同事主动说,我去吧,我自己开车来的。于是好心的去送货,结果出了交通意外,他追尾前面的车,全责,人家的车问题不大,他自己的车前面撞的严重,感觉都修不好了。他的车还没有买任何保险,许多人在车险上省钱,以前交强险也不买,损失太大了,还好后来国家规定必须买强制险。他这事大家也感觉无力,按理说店里其他人送货,要么电动车,要么打车,不需要开车,不会产生这么大的事故。而他还是主动要求的,还大公无私的开了自己的私家车。最后店里和他本人共同承担了这次费用。这类意外谁也不愿意发生,一旦发生,就会看到各种因不懂而造成的意外处理不当后遗症。
谁也不可能天生什么都知道,只有经历了遇到了,知道困难了才想到,早知如此就……但实际上,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如果想让自己办事更顺利,就需要提前了解意外之后应该做的各种注意事项。防患于未然才不至于因自己的失误或不明白而造成巨大损失。
这里说起意外险,实际上是保险里交的钱最少保额确不少的一个险种,所有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买一份意外保险,一年100多块钱,相信还是很容易省出来的。但无论我们怎么说,还是发现自己主动买的非常少,很多人觉得意外与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无处不在。我身边太多这样的案例,实在为他们可惜。有时要想打开一个人的认知,真的是很难,你说你的,他该干啥干啥,和没听见似的,知道产生意外后遗症,才知道悔不当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