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拖延
想要好好学习,先治好拖延症!
首先,注意观察触发自己拖延的信号。
其次,改变反应程序。关键在于制定计划,用新的习惯代替旧习惯。
最后,一定要设定奖励机制,只有大脑开始期待新奖励,关键的转变才会发生。
除了上面这三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念,你要真的相信新的计划可以为你带来你想要的改变,你才能克服拖延。
二、间隔学习
首先,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间隔学习就是要让大脑在两种模式间转换。
遇到难题,首先使用专注模式,一旦期间出现了挫败感,就要转移注意力,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想要激活发散模式,我们可以:运动、绘画、淋浴、听纯音乐、冥想等等。当然,终极法宝就是睡觉。
三、团队合作
在一个大家都愿意提出不同意见的团队中讨论,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
首先,你可以确保真的理解了所学内容。有时候以为自己懂了,但是却说不出来,那就是没懂。同时,和大家讨论,可以找出自己想法中的错误。
其次,可以训练自己适应这种有压力的情景。
最后,建立起重要的职业关系。
当然,在团队合作中,学会面对批评,保持客观的态度。面对恶意贬低一笑了之才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
四、构建组块
组块,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联系起来。
构建组块的过程中,以下几项是必不可少的:专注力;对概念的基本理解;练习帮助你获取宏观背景信息;简单回想,试着合上书回忆要点,是促进组块形成的最好办法之一。最好在学会一个概念的24小时之内就复习一下。
进行组块的具体步骤:
1.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2.理解基本概念,并及时复习。
3.获取背景信息。知道何时使用你所学习的内容。
五、记忆技巧
记忆宫殿法:将有助于记忆的形象嵌入你熟悉的场景中,让自己感受视觉系统富裕的力量。
运用回想:读完一页书,看向别处并回想主要观点。
费曼学习法:将专业的概念解释给非专业人士听。理解常常是解释的产物。
自我测试:无论何时,任何内容都可以测试。
意群和口诀:帮你简化学习内容,构成组块。
编故事:哪怕故事听起来会有点笨拙,但它也会让学习内容更好记。
写和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加强记忆的作用。
体育锻炼:对新的神经元生长、新联结形成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2016:机械工业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