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传》附录一:读胡仔《孔子编年》
【译文】
胡仔字元任,号苕溪渔隐,安徽绩溪人,南宋名臣胡舜陟次子,以父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官至奉议郎,知常州晋陵县,著有《苕溪渔隐丛话》100卷,《孔子编年》5卷等。
胡仔《孔子编年》是宋人编纂的众多孔子年谱中较为重要的一部。胡仔是奉父命,采摭史书中比较可信的部分替孔子编的年谱,后人大多对其表示认可。
关于孔子的生平,最直接的材料来自于《论语》和《左传》,但是《论语》是语录体,没有编年,所记孔子的生平事迹并不很详尽,也没有一个系统;《左传》的记载更是零星。《史记 · 孔子世家》是第一篇为孔子写的专传,《史记》中还有《仲尼弟子列传》,主要记述孔门弟子的事迹,也与孔子生平有关。虽然其中有些内容,后世学者曾提出过诸多疑问,但主要材料仍然是真实可信的。
因此,当年舜陟让胡仔以《论语》、《春秋》三传、《礼记》、《家语》、《史记》诸家所载之史料,辑录孔子言行,按岁编排,成《孔子编年》5卷,所载孔子生平事迹应该是可考的。胡仔选择材料的方法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四库馆臣认为:“仔独依据经传,考寻事实,大旨以《论语》为主,而附以他书,其采掇颇为审慎。”
钱穆先生读胡仔所编《孔子编年》,认为其采摭颇广,但在考订上还有所疏漏,对于所引用的内容都没有列举其出处。正出《四库提要》中所说:惟不免时有牵合,尤失于穿凿。只是因为在《史记 孔子世家》之后,这是撰写的第一部孔子传。等到朱子出而学术界考订之功遂日臻精密。胡氏的书在朱子之前,可算是一个小小的起源了。
钱穆先生认为,《孔子编年》虽以《论语》为主,但编入《论语》的一些章节也有疏漏失误之处。他在书中举了《论语·八佾》篇子入太庙章、《论语·先进》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章,《论语·子张》篇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及叔孙武叔毁仲尼两章,《编年》一书中都是对原文进行直接引用,在年份上均未经细考,可显见其误者。还有引用他书的,也没有细加参考,如引用《史记·孔子世家》、《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左氏传》等,却又与《论语》中的内容相矛盾。
而且,胡舜陟序列举《春秋》三传、《礼记》、《家语》及司马迁《世家》,单单没有涉及《孟子》,而《孟子》重要性远在《左传》诸书之上,这也是一大缺失。
总之,钱穆先生认为,胡仔的《孔子编年》只能称之为引,逐年编列,没有经过考订,没有阐述发展,很有些牵强附会,如果以此为定论,那么读这本书的人就会看不到问题的根结所在,所以虽然作者的采摭比较广泛,但如果能够更加审慎,那么后世对其评价,一定会远超现在了。
【我的收获】
从附录一的解读中,我感悟到钱穆先生身上那种治学严谨的态度,对于学无止境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胡元任在编《孔子编年》时,已经超越了当时的诸多学者,开创了孔子事迹编年体的先例,但在过程中也有考虑不周之处。钱穆先生对其给予了肯定,也指出了不足,并就相关章节提出了有理有据的思考,这种治学态度值得学习。
我们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遇事都需要考虑周全,切不可简单行事,马虎了之,如此我们便能超越80%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日一问】如果你在工作中发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你会主动提出来吗?
【每日金句】此其所以采摭虽勤,纵若审慎,果以后起之著述绳之,终为相差犹远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