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无眠,读格非的写作分享:《重返时间的河流》,给人感觉,又深刻,又浅显。从中获益匪浅。
甚至对夜半的宁静,不被打扰,满怀感激。
毕竟,这篇文章的阅读,对我来说,不是轻而易举的。
理解力,欣赏水平,学习经历,都差距好大。
格非:著名当代作家,学者,清华大学文学教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当这些头衔,放在一起,本身,已经闪闪发光。
科班出身,理论与实践结合,有理有据的分析,浅显易懂的解释,比喻,内涵丰富,表达恰当,有学术论文的严谨,但是,绝不干涩,难懂。
可见功力扎实,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由自主,怀着敬仰,不太明白的地方,反复几次,直到完全理解。
对文学的爱好,由来已久。早年迫于生计,读了一点喜欢的作品,然后,写了些豆腐块文字。
没有按部就班地,大量地系统地学习,一直是缺憾。因此眼光狭窄,也缺乏交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独自记录,心情感悟,许多认识,都跟不上。
鉴于此,需要充实的,弥补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读《重返时间的河流》,一头雾水的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好多。
下面,把我认为特别有益的内容,和你分享。
“”在过去,时空关系水乳交融,有时间,有空间。空间意义依附于时间的意义。
因为文学作品最根本的意义,是要提供价值,提供道德的劝诫,这里文学最古老的意义。
叙事文学中,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件: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
任何一部叙事文学作品,它都必须经历一个时间的长度量。也就是说,它必须有起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
空间是在时间变化当中出现的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说场景、画面、人物的装束、衣服、帽子、环境、肖像,所有这些东西——包括戏剧性的场面,所有的这些都是在空间范围里面。
在传统文学里,空间是时间化的。在今天的文学里,时间是空间化的。”
为此,也举了例子来说明,开一代先河的法国作家福楼拜,他的《包法利夫人》,明代一些作品。
杭州西湖,说它真正的奥妙,不在于风景,而在于它的人文底蕴。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敦煌,又何尝不是。
还有关于月亮意象,梅兰竹菊所代表的君子品格。这些日常见惯的风物,信手拈来,翔实可信。
本雅明认为,文学作品要提供意义,要对人对己有所指教。
也很有道理。
停止自嗨,认真了解时间和空间,在创作中位置,写出不负于爱好的东西,才是最让人期待的。
大师站在高处,言简意赅的阐述,对我辈来说,是机遇,是难得的教诲。
文学道路,漫长曲折,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世界格局都在不断变化中,汲取好的精神食粮,健康成长,少走弯路,也是对时间,最好的珍惜。
非常感谢格非老师!
也建议你着,有空阅读。
注:《重返时间的河流》,载于《当代》2019年第4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