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很多人都还只是一个孩子。只是还没等他们学会了角色转变,他们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状态。这个状态是要求他们去为人父,为人母,过程有一些曲折,结果未必尽如人意。往往让人感觉有点微妙,就像是天平的一端被打翻了一样。

人常常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很多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有时候也是不能逆转的。
我们有时候会谈起原生家庭对于个人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其实这些问题都来源于我们最初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这些教育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的忽视,因为现在很多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巨婴”。
他只是变相的把这种束缚,施之于他自己的孩子。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童,这个孩童,到底经历了什么?这应该是在他幼年的时候慢慢的形成了这种记忆。这一切都决定着他在未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一个人?是否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这都和原生家庭的催化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与其责备他人,倒不如反观一下自己到底做的对不对?
由于之前接触到教育行业,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是单亲家庭亦或是留守儿童,甚至我曾经比较敬爱的几位老师也是不幸婚姻的遭受者。爱情——婚姻——教育——孩童,这些都是责任的产物,它让很多人在做抉择的时候一直仿照着幼时我们被父母言传身教的行为来操作,有好有坏,褒贬不一。

2019年是一个社会问题频发的一年,某高校高知分子在国外工作生活忘记濒死的老母亲,某高校PUA事件催化致使女孩身亡……诸如此类的事件鳞次栉比,这些现实情况未必没有原生家庭对于我们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社会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教育和现实貌似脱节,观念不一样,情况也有所不同。
书中有个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标准,可以参考一下,到底我们在教育中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父母一定不要过度逼迫孩子学习,要做到更多的支持,更少的控制。平时细心地观察孩子究竟对什么感兴趣,不要把孩子不喜欢的课程强塞给他们学。
第二,父母一定要做到不攀比,不要把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捆绑在一起。赞扬自己的孩子时,不夸大事实,不要洋洋得意地炫耀孩子的成绩,而不对孩子进行充满爱意的鼓励。
第三,父母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把孩子的成功等同于自己的成功,不要把这种模式强硬进行到底。
第四,父母一定要做到在夸奖孩子时讲究技巧,要注意夸奖他的进步程度,而不是直接夸奖分数。

在教育孩子时,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好是应该将有条件的教育和无条件的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你养的是一个人,而不是在驯养动物。要知道你开的是一个育儿场所,而不是一个马戏团,是不需要太多的暴力和呵斥。
积极的引导很重要,你应该知道,那些有着良好家庭氛围的人,他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也都很出色。而反之则会得到相反的效果,难道不是吗?人都是情感动物,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未尝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