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东南沿海的一个普通农村,她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重男轻女思想已根深蒂固的大家庭带来多少欢乐。为了继续生一个男孩,家里还是婴儿的她辗转了好多亲戚家,给大家造成这个家庭还没有孩子的假象。
3年后,3岁的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然而,对她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人,陌生的家。没有人领她玩,也没有人抱她,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家庭的小男孩怎么漂亮,怎么可爱,丝毫没有看到一个人孤零零站在角落的她。
后来,她渐渐的长大了,成为了弟弟的小跟班,默默的走在弟弟的后面。再后来,同龄的小孩都去幼儿园了,只有她还在家里,陪着弟弟玩。那些早她一年的小孩都不愿和她玩,因为他们觉得她是一个没有人爱的孩子。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对她,她只知道,每天弟弟都有很多好吃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是被妈妈拿给了弟弟,有时候,甚至是偷偷地……
第二年,这个姑娘终于上了幼儿园,她仿佛看到了一片新世界,因为她发现,好像学习好,就会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于是她开始拼命的学习,一年又一年,她逐渐在那个小镇的小学站稳了脚,连老师都跟她讲,你跟那些女生不一样,你以后是要去大学的……
她不负众望,终于考上了县里的初中,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她第一次看到了所谓的名牌,第一次见到了阿迪,耐克,而对比之下,自己20块钱的钱显得有点狼狈。然而她并没有纠结这些,因为她知道,这些对于她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于是她更加奋发的学习,即使考了英语满分,老师还是不相信一个农村的孩子英语怎么会考这么高。她听了只是笑笑,用一次又一次的高分,终于让老师闭了嘴……
然而无论她怎么努力,她的家庭,她的妈妈,对她没有有她曾经想象的那样有什么改变。她怕自己考不上重点,于是跟家里商量一下,能不能填了交钱的,让自己心里有个底,可是她的妈妈,她的爸爸,却义正言辞的告诉她,这不可能。那一年的中考,姑娘终究还是差了五分,和重点插件而过,而她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骄傲……亲戚的奚落,吐槽,让她的状态一落千丈……
她进了自己不喜欢的高中,她看不到希望,也想不通家里为什么会那么对她,至此她成绩飞流直下,她甚至自己也想到了放弃读书这条路。后来她无意中看到了弟弟的志愿,家里给他所有的高中都填了交费,害怕她弟弟没有高中读。她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那么努力了,他们还要这样区别对待,她每天都活在迷茫纠结中……她不明白为什么从小到大在资源大站中,她总是输的盔甲不留,为什么家里总是把她看作弟弟的跟班,好像他的存在是为了扶持弟弟……
后来的高考中,姑娘勉强上了二本线,这个时候,家里开始拼命的劝说,留在当地念个二本,更有亲戚说,你一个女生在省内念个专科就好了……
姑娘知道,这是最好也是最后一次改变自己的机会,她毫不犹豫的为自己选择了一个西北内陆城市,即使面对好多人的不解甚至是嘲笑,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她想换个环境,换个生活,跟以前的自己说再见。依靠自己以前的底子,她突飞猛进,一路高歌,步步为营,最终拿下了保研名额……她想这次自己应该扬眉吐气了,她妈妈再也不会这样对她了吧……
可是,她真的错了,生活还是一如既往,每次满怀欣喜的打电话,电话那头只是让她帮弟弟或者自己买各种东西,事无巨细,甚至是弟弟的论文,她妈妈的理由很简单,她不会写能怎么办,她们老师又不帮他看,你就帮他看看吧,让他再给你点钱,无论姑娘怎么说自己多忙多忙,他妈妈只是自顾自的说着……
那一刻,姑娘泪流满面,仿佛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和樊盛美有什么不同……在家里的眼中,她永远只是弟弟的垫脚石。没有人会问她在陌生的城市生活的好不好,受到了什么委屈,只有她自己知道,那30个小时的硬座让她生不如死……
这一次,姑娘终于明白了,无论她怎么努力,她也成为不了她弟弟,她也不会得到家里的宠爱,她就是自己,一个人坚强的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