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你真的理解“速度”这个词吗?
吴晓波老师说,他曾经跟一位实业家聊起过“速度”这个词。
那位企业家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出来谋生了。可他却对这个词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说:“速度”是两个字,一个速一个度。我们做事要有速,但也要有度,速度是一个辩证法。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解释,心中不由泛起涟漪。
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一直追求速度。无论工作,学习,培养孩子,我们都想着要快。
快点考上理想的大学,快点成功,快点提上孩子的成绩。
在我们的熏陶下,孩子们也都想着快点长大。
经常听到几岁的小孩说:等我长大了……
我一个亲属家四岁的小女孩,很懂事,也爱看书。但她经常说:我看书是为了快点学到好多知识,快点长大。
还有一位同事一年级的儿子,经常说要快点长大,给妈妈买别墅。
但有一次这个男孩跟我说:阿姨,我想死,感觉好累。做心理咨询久了,经常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但一年级的孩子这样说,还是让我很震惊的。
我从小就是希望快点长大的孩子,所以深知那种滋味的苦与恐惧。
长大后,尤其是做了很多孩子的咨询后,我才恍悟,孩子本没有这样的欲望,那完全是长辈们急躁的心理植入了他们潜意识的结果。

2.你还在拔苗助长吗?
在孩子的教育中,很多家长都喜欢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也都烂熟于胸,以为早就没人犯这种错误了。
可我们好像还在不停的,无度的在鞭策着自己和孩子。
我记得一次咨询中有一位军人家长,多年跟家人两地分居。当孩子上初中后,为了能教育孩子,他选择自主择业。
满怀热情的他突然发现孩子身上一堆的问题,于是他用锻炼军人的方式,对他的女儿的言行进行了突击整顿。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怎受的了这样突如其来的急训。
爸爸和孩子的矛盾开始出现,爸爸还是不放弃干脆去学校陪读,弄的两人的关系最后走向无法收拾的地步。
在咨询室里,爸爸依旧紧皱眉头指责孩子:你看你什么样子,坐没有坐像。遇到老师也不问好,没礼貌。我在部队上……
当我说孩子毕竟不是军人,用军人的要求可能过于苛刻。
他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又说:当年我跟他一样年龄时我就很懂礼貌。
孩子一直闷头不语,爸爸一直喋喋不休。
通过爸爸的语速,我能深刻体会到他急切的想把这十几年亏欠孩子的教育都补偿给女儿的心情。
咨询到了第三次的时候爸爸表示可以不再去学校。第五次看到俩人关系有些缓和,我试图让他们有一些身体的接触,让爸爸去握一握孩子的手,爸爸很牵强。
最后一次,孩子说:在我心里爸爸只是一个符号,突然跑出来这么管制我真的受不了。
我说:爸爸你听,孩子虽然十几岁了,但她是第一次做女儿。孩子,你知道吗?爸爸都四十多了,可他也是刚开始学做爸爸。
你们的父母关系其实处于婴儿时期,你们看到过,刚出生的婴儿马上起来跑步的吗?慢点,给彼此一点时间。你们都知道彼此是爱对方的不是嘛?
这个时候,孩子突然有些领悟:我知道了,我不是不想让爸爸管我,是希望你慢一点。随即抓住了爸爸的手。
这是孩子第一次在我这里用“你”这个第二人称跟爸爸交流。
看到他们能慢下来,感受彼此的心境时,一切好似迎刃而解了。
此刻,也让我们再一次审视一下自己吧,你有没有拔苗助长呢?

3.凡事皆有度
吴晓波跟那位朋友说到速度,是因为现在太多的企业因追求速度,而迷失自己,最终走向了破产。
一个公司破产了,还可以重新开一家。
若我们的家,我们与孩子的关系,甚至是孩子的三观都破产了,我们拿什么来拯救呢?
学会防患于未然比什么都重要。但,人们却更擅长于去选择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
前不久白岩松说,与其抱怨医院难挂号,排队慢,就医贵。为何不停止胡吃海塞,管住嘴迈开腿,不让自己去医院呢。
当时我就在想,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意识”,是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就像我们只会说:抓紧速度干活,赶紧写作业,快点拼业绩。
但从来没有人给我们说过“速”和“度”是事物的两面,它让我们学会中庸,让我们细水长流。
速度真的可以掩盖很多的东西,当我们夫妻关系有问题的时候,不去管它,忙于过日子。
当我们的身体有小炎症的时候,不去在意,忙着赚钱。
当孩子出现小问题的时候,不去察觉,因为孩子还要参加各类考试,各种比赛。
太过于追求“速”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紧盯着那遥远的梦想。
而“度”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的,感受此刻的风景。
大街上有太多忙碌的身影,过去我也是其中一个。走路像风一样,手里拿着煎饼果子,不停的往嘴里塞,可就像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滋味。
办公室同事说跟我说话特没劲,因为我永远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章,头也不回的“嗯啊”应付。
就这样把自己累成了狗,也没觉着做出了多少成绩。
后来一位工作效率很高的同事跟我说,她每天晚上都十点半前睡觉,早上只要比别人早起十分钟,上班的路上就会自在很多。
工作中她该聊的,改做的一样也没耽误,因为她会劳逸结合。
是的,速度掩盖了我的效率。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我战略上的懒惰。
当只求快快快,快点实现我们的梦想,快点让孩子变得更好时却忘了,盖一栋大楼,地基有多重要。
速度掩盖住的一切并不会消失,它总有一天会悉数找上门来。
就像阿德勒的那本《被讨厌的勇气》里所说的:当我们把未来成为终极目标,而我们每一个现在都只是为了达到那个目标的小小的驿站的时候,其实,是把当下的自己贬低成了一个实现目标的工具而已。
他又说,此时此刻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时光。
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场舞蹈,跳舞才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我们停下来的时候,常常会惊讶,咦!我们竟然跳到了这里,又是一番美妙的景色。
其实我们不停舞动的每一个瞬间,已经构成了完整的人生。因为只有当下的自己,才是最真真切切的自己。
看来我们过分追求“速度”时,还没来得及触摸那美好未来之前已经丢掉了当下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