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芦花荡

作者: 蒹穗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00:48 被阅读14次

每到十月中旬,江滩边的芦苇就长起来了,芦花荡漾,远远看着雪白一片,煞是好看。和着蓝天,江滩,芦花荡,大桥,高楼,构成了这座城市秋天里的标志性风景。

又见芦花荡

我对于芦花最初的记忆来源于读书时学习的一篇课文: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文中描述白洋淀的广阔芦花荡,让我误以为在那北方的华北平原才会生长着如此浩浩汤汤的芦花荡。

可是在这南方的长江畔,居然也生长着天然的芦花荡。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每到秋天,江边大桥下就生出了芦苇,开着的芦花飘飘然地迎接着太阳,随风飘荡。春天夏天从桥上往下看,很普通。可是到了秋天,站在桥上往下看,哇!雪白的一片,芦花随风摇曳,真美啊!

又见芦花荡

江滩上的芦苇,就这样周而复始的生长着。这座城市里的市民顺应自然,没有斩草除根破坏它,硬是将它打造成了一处风景,吸引广大市民游玩欣赏。

每到芦花盛开时,男女老少都会前来欣赏。那芦花荡远处有一个大风车,风吹来转得飞快,和芦花相映成趣。人们沿着江边小路穿过芦苇丛,走到江边。

又见芦花荡

今年芦花荡上架起了红色走廊。人们可以沿着走廊看芦花,看江滩两岸的风景。江两岸的高楼遥遥相望,却又如此靠近。可以在芦苇丛中游玩,放风筝,在芦花丛中拍照。这走廊设计得真是贴心,让市民既可身在芦花荡中,又可站在芦花荡上看它雪白一片的飘荡。

这是一处文艺清新的地方。所以吸引很多年轻人前来游玩摄影。看!这个角度可以拍到芦苇和大桥,那个角度可以拍到风车和芦苇,再换个角度可以拍到红色走廊和江滩两岸的高楼……

又见芦花荡

原来很多人喜欢芦花啊!不然为什么去江边看芦花,总会发现有很多人。新人拍婚纱照,也会选择来芦花荡拍摄。这雪白的芦花絮,如雪花般的随风飘扬,在这样的背景下拍照,想想都很清新唯美浪漫了。

《诗经·蒹葭》里的千古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芦苇。那河岸边的萋萋芦苇,见证着那最最纠结的爱情。终于明白这并不美丽芬芳的芦花,怎会吸引这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文艺青年的喜爱。原来它拥有如此厚重的文化情调。这是芦花的情思, 摘一束洁白的芦花, 把记忆卷成窄窄的长串,让风轻抚紊乱的思绪,面对落霞余辉……我在遥望,远处那一片静静的芦花荡,和芦花丛中那条幽长的小路,伴随着我们,度过一段甜美的时光。

    芦花充满着诗情与画意,据说芦花的花语是纯洁。这座城市举办了“芦花节”,启动了“芦花飞雪诗意浓”芦花诗会,向所有诗歌爱好者征集优秀作品。有很多写芦花的古诗词,例如唐代诗人雍裕之的《芦花》: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前有古人传神传世之作,现代人当有现代人的思维,语言表达艺术啊!如此洁白纯真的芦花,任何时代都能激起人们对它的喜爱,对它的赞美而迸发出的灵感源泉!

相关文章

  • 又见芦花荡

    每到十月中旬,江滩边的芦苇就长起来了,芦花荡漾,远远看着雪白一片,煞是好看。和着蓝天,江滩,芦花荡,大桥,高楼,构...

  • 芦花荡

    世界不该那么美好有时竟会忘记苦恼山间路上 微观美妙你听我说 有你真好云儿飘过 眉毛发梢圆了梦境 毁了芳华

  • 芦花荡

    春风习习,卷起落在地上的白色花瓣追寻到池塘里去了,池塘边种了几排芦苇,宛如高瘦清冷的女子,弱不禁风地弯下纤细...

  • 芦花颂

    芦花丛中芦花荡, 芦花微微芦花漾。 芦花似雪芦花下, 芦花枝叶芦花藏。 ——2018.1.31

  • 又见芦花

    什么样的花 从秋风凛冽 开到冰天雪地 得不到欣赏 得不到赞美 也不会惹人注目 依旧从黄开到了白 又从白开到了黄 如...

  • 【又见芦花】

    夕阳惆怅裹残霞,瘦水浅滩飞絮花。 莫道苇丛根底浅,谦谦风骨最清嘉。

  • 又见芦花

    秋水清泠风正微,奈何客意总相违。 江心一片芦花雪,招手人前说是非。

  • 最美芦花荡

    曾经,我们想要飞翔 如今,在这翠绿的苇荡里 身着霓裳,却忘了过往。 最美芦花荡 有过,青葱的记忆 有过,让人难忘的...

  • 梦里的芦花荡

    秋阳里的芦苇荡啊 总让我思绪飞扬 那翠绿的屏风里 有多少我童年的幻想 儿时伙伴的笑声 都曾在那里躲藏 蜻蜓练轻功的...

  • 读《芦花荡》有感

    在到处都弥漫着销烟的战争年代里,却有着一个弥漫着温馨之气的苇塘,就在这密密的苇丛里,这镜子般的水面上,上演了一段动...

网友评论

  • 田觅:在沙家浜看过,确实有一种朴实无华的美,美得自然,美得有韵味。
    👍👍👍🌺🌹🍁🌷

本文标题:又见芦花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sv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