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很多家长来咨询,都反应孩子容易情绪激动,大发脾气,而且从来不和父母沟通。小璐璐今天呢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会情绪失控呢?情绪失控家长到底该怎么应对呢?
一项调查表明,接受采访的中学生中有90%的人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父母。为什么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呢?
因为父母一贯是单方面的给孩子提要求,而不是平心静气的和孩子沟通探讨问题。父母最在乎的是孩子的成绩和分数,而不是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你平时有一些心里话一般会告诉谁呢?当然是一个能够理解和倾听,并且最好能够给你安慰的对象对吧。而孩子也一样,如果我们对他们一向百般挑剔,只提要求,不考虑你的感受,那谁还愿意和这样的对象说心里话呢?
对青春期孩子来说,父母的不理解甚至不愿去理解就成为沟通的最大障碍。
《少年说》中,高二男生张晨曦上台向自己的父母道歉,因为自己两年前曾离家出走,害得父母担心,到处找他。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为自己曾经的叛逆,真诚而郑重地跟父母说了一声“对不起”。
他道歉之后,大家都以为父母会很欣慰和感动,因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能够主动反思自己的成长,鼓足勇气当众道歉,真的难能可贵。但是没想到他的父亲却回答:成绩还是最主要的,你的篮球时间要控制一下。
儿子鼓足了勇气在向父母坦诚自己内心的情感,而父母却视而不见,没有丝毫共情,并且还在一如既往的提出要求。请问,这样的沟通之后,孩子还会愿意继续对父母坦诚吗?
当学习成了父母唯一的关注点,亲子之间的交流就像鸡同鸭讲,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只是被父母的种种要求所裹挟,于是干脆向父母关上了心门,甚至反抗父母。
如果父母总是习惯性地对孩子不耐烦,不愿意去倾听孩子,孩子怎么还会继续愿意和你沟通呢?
除了不倾听,唠叨也是造成沟通障碍的原因之一。
曾经有个调查显示,孩子最讨厌父母的行为之一就是频繁的唠叨。
父母的唠叨,往往带有不信任和指责孩子的意味,将焦虑和压力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控制。
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父母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增加亲子关系的裂痕。
面对唠叨的父母,孩子的应对方式基本上就是“装听不见”,“她说她的,我干我的”“说烦了我就顶撞几句”。
显然,过多的唠叨和说教达不到父母想要的目的,只能让孩子和父母在心理上距离更远,让孩子更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
心理学研究认为,青春期孩子的一个主要人生任务是角色认同,他在定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渴望独立,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可以是平等交流的陪伴者、支持者和建议者,切不可成为高高在上的说教者、控制者和独裁者。
亲人之间也有疏离的时候,不管多么亲密,一个人也不能完全地理解另一个人。
对于我们的青春期孩子,即使有时候理解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如果父母有去理解的意愿,可以在生活中创造更多机会和孩子交流,比如参加共同的活动,全家一起去旅行,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打破交流的桎梏,加深情感联结。
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要求;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柔软,少一点强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