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里,主人公放弃了跟着佛陀修行的机会,因为他知道依靠别人的讲解难以获得解脱,他要自己去经历,去寻找。书中最后提到知识可以分享,智慧无法言说。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必须自己去经历的,别人的经验固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适不适合你,还要你自己去验证。
1月份读书4本,与诸君分享。
1.王跃文《苍黄》
评价:5星
读的第4本王跃文的书,这部官场小说的水平,感觉超过了他的《国画》和《梅次故事》。小说主人公是乌柚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济运,全书讲了乌柚县官场的是是非非,对官场乃至人生的观察贴切而有深度。县委书记一言堂,常委中只有3个人在煤矿没股份,换届选举给代表送礼物成为常态,黑社会老大可以成为副县长……,凡此种种,对当时官场的讽刺可谓到家。幸好十八大以来已经扭转了这种风气。
2.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上册
评价:5星
小学时,大家都喜欢收集小当家干脆面里的水浒108将卡片,在收集的过程中我就把108将的绰号和名字都记下来了。到初中的时候读过一次原著,当时的版本是岳麓书社《水浒全传》,不过大体上还是看热闹。这次读感受大不相同,梁山108将其实大多数不算英雄好汉,啥人都有,有行侠仗义的鲁智深、智勇双全的武松,也有设计把人全家杀了骗人家上梁山的、杀人不眨眼连4岁小孩儿都不放过的、当车夫见财起意劫了客人的……但这些都不能否定《水浒传》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3.王旭烽《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
评价:3星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但读起来并不吸引人。作者是茶文化研究专家,在书里忍不住要讲解茶文化,甚至专门塑造了日本人,通过日本人和主人公交谈来讲日本的茶文化。另外,作者还总是讲述近代史,尤其是和杭州相关的。或许这本书是茶文化宣传方面的一本好书,但我感觉真不能算一本成功的小说。
4.赫尔曼·黑塞《悉达多:一首印度的诗》(姜乙译)
评价:5星
第一次读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著作,是一本非常短(只有不到6万字,2-3小时就能读完)但却非常深刻的小说,推荐大家都读一读。
小说主人公是印度婆罗门之子悉达多。书开始的时候悉达多20岁左右,但在大家眼中,他已经修行到了很高的境界,只要继续走下去,就会成功。但悉达多自己知道,他距离最高的境界(也就是开悟、解脱、达到内心永恒的平静和幸福),始终隔着一层,无法突破,于是他选择了成为沙门。
在成为沙门的近三年里,悉达多学会了禅定、屏息敛气、忍受饥饿和痛苦,他千百次的摆脱“我”,成为万物,但始终还是会回归。于是他去见佛陀乔达摩宣法。
听了佛陀宣法,并与佛陀交谈,悉达多没有追随佛陀,因为佛陀固然已经解脱,佛陀的宣法固然完美阐明了世界的规律,但并没有告诉大家如何能够解脱(因为智慧无法言说),必须自己去经历。悉达多决定摆脱所有圣贤和法义,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堕入红尘。
在很多年的尘世生活中,悉达多几乎真的堕落,最后他放弃了富贵的生活。走向河边准备自杀。天外之音救了他,他成为了一个船夫,在对河流的感悟中体悟最后的境界。但还有一道关要过,那就是爱,他对儿子的爱。儿子逃走后,他经过最终的思考达到了解脱。
这本书告诉我们知识有时候可能是障碍,你并不能通过法义成佛,你必须自己去经历。你要学习法义又超越法义,经历世俗又超越世俗,获得爱又超越爱,才能达到最后的最高境界。当然,我们普通人不一定要追求那个最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