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大学
从小城到硅谷,大学如何改变了我

从小城到硅谷,大学如何改变了我

作者: 小鱼干__ | 来源:发表于2020-08-12 11:29 被阅读0次

2012年江苏高考,我考了380分,离我的第一志愿同济大学差5分,第二志愿北京外国语大学差1分。八月,在做了一个暑假功课,甚至还问学长学姐需不需要带脸盆这种问题之后,爸爸妈妈带着我来了北京。下了火车,坐上学校志愿者安排的车,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北京邮电大学。

填了三个志愿,偏偏来了唯一一个不是我选择的学校,学习通信和信息工程。高中时候的想做设计,又一直心心念念得想去上海,于是报了同济。从小对语言就有很强的兴趣,于是第二志愿选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第三志愿是爸爸妈妈向别人请教,说通信和信息工程的就业率很高,我想着也不会落到第三志愿,便没有反对。所以就读于北邮并不能说是我的选择,但却是我成长和成熟的起点。对于命运替我做的选择,我很感恩,更感恩我自己和命运交了朋友,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了。

在大二的时候,我就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每天在学的电路和代码,也经历过很多沮丧和怀疑。在我寻寻觅觅,思考着以后想做什么的时候,从一个学长那里了解到了用户体验设计这个专业。那天晚上我回到宿舍开始在网上查阅着各种各样的资料,制定了自学的计划。当时北邮有数字媒体技术这个专业相对比较接近,我便发邮件给教授问他们有没有可以帮忙的地方,去他们的实验室打零工和学习。大二暑假的时候组队参加了用户体验设计大赛,带着小组获得了北京市第二名的成绩。大三的时候,带着比赛时设计的demo拿到了乐视和滴滴的offer。乐视的经理很喜欢我,希望我毕业后可以留下工作。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想在这个行业走的远,我需要更系统的学习,于是我选择出国读研。现在的我在硅谷领英做交互设计师。

我尽量简短的概括了我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是想更多的说说我是怎么看待北邮的四年带给我的成长,以及我认为的大学对我们成长的意义是什么。

一、跟我一样在小城长大的孩子,一起走出来看看吧

下火车去学校的大巴上,那天北京下着小雨,我心想:这就是北京呀,我要在这里过四年。这里的气候、饮食习惯、说话口音跟家里都不一样,待久了才发现,不一样的还有很多。

在我接触到一些在大城市长大的同学,他们有很多爱好和很广的知识面的时候,我学习和体验的欲望也被刺激起来了。在学习之余我玩儿遍了北京,看展、看话剧、看景点了解它们的历史;我去鸟巢做志愿者,参加舞蹈社,参加高校间组织的活动,参加比赛,实习......北京给了我很多的资源和机会,这种机会是其他城市没有的。

早上挤着地铁从海淀区到朝阳区实习的路上,我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为了生活和梦想在努力着,看到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现在生活在美国的我,所看到的差异性又多了许多,但在北京的那段时间,是我理解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开始。所以,跟我一样在小城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一直是你的第一位的孩子,一起走出来看看吧。你会像我一样知道,生活不只是一纸试卷和笔墨。

二:你选择的其实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式

现在我每天的工作是设计,但是很多同事说我做事情很缜密、有条理,并且和工程师交流起来更顺利。当我说完我本科学的是理工科的时候,他们都会恍然大悟。

曾经我也觉得我本科四年做的那么多数学题,写的代码,搭的电路都没有用了。但是每每和别人产生思维方式的差异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大学那四年对我的影响有多深。在你查阅文献的时候,你以为重要的是你记住了多少文献的内容,其实更重要的是你查阅文献的方式、理解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你答题的时候,你以为重要的是每一道题的解法,其实重要的是旁征博引,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你抄作业的时候(?不鼓励抄作业!),其实是你在安排所有任务对你的重要性。在你搭电路的时候,其实是在锻炼你的细节处理和动手能力。在你和同学合作项目的时候,其实锻炼的是交流、合作和管理能力。

我的设计背景毕业的同事很明显具有更发散的思维,而相比而言缺少逻辑性。每个行业都需要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平衡。

所以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许暂时放下就业率,思考一下你擅长的、你想锻炼的是哪种思维方式呢?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三:专业选择只是起点,以后的每一步都由你掌握

虽然我从小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一直很自觉,但是不得不说二十多岁前的我根本不懂自己想要什么。我“被选择”了北邮和通信工程,但是我选择自己掌握接下来的旅程。我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是精彩的部分都是迈过了高考这个栏杆之后开始的。你需要去了解就业率、市场趋势,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谁也不能预测几年后哪个专业会是最热门的。但是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你就能在各种环境下自信的大步向前走。

相关文章

  • 从小城到硅谷,大学如何改变了我

    2012年江苏高考,我考了380分,离我的第一志愿同济大学差5分,第二志愿北京外国语大学差1分。八月,在做了一个暑...

  • hello,Silicon Valley

    关于硅谷游学,该如何准备什么? 最近申报了西南交通大学15日的硅谷游学,关于硅谷之旅,是不是该准备什么? Sili...

  • 从《硅谷来信》到《见识》

    涌现优于权威,指南针优于地图,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 这是前不久出版的畅销书《炸裂》里面的理论,其全书核心思想大...

  • 又一次归来,又是一个新的简书

    从当初的以写文爱好者聚集到以娱乐热点聚集,简书变了,我也变了,从单纯写的自己的心情感悟到研究如何让他人看到自己 写...

  • 岁月(二)

    今天买了份老字号田螺,味道变了,有点伤感。 小城里有份老字号田螺叫“胡家田螺”我从大学毕业至今五年多一只偶尔光顾,...

  • 8.24

    改变,需要自己先觉察到,然后开始改,改着改着就变了,随着形势的不同,需要跟着变

  • 【0828晨读感悟】领导烂在肚子也不会告诉你的事,职场提升财富的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的作者彼得迪尔是硅谷顶级的投资人,被誉为硅谷投资之父,我们来看看书中教我们如何在...

  • 对硅谷和硅谷科技公司的十四问,全程干货

    从硅谷公司哪家强,到人人在议的泡沫问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如何结合?2015年的科技前瞻是怎样一副图景?来自硅谷的C...

  • 变与不变

    你说,我改变了。 从改变 到适应。 我说,你改变了。 从应试 到适应。 我们都变了。 变得懒得去改变。 我们也都没...

  • 创业不等于从0到1

    《见识》吴军 第二章创业不等于从0到1 0.8硅谷的n+1创新法 用硅谷的列子说明了创业不是从0到1的,而是从0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小城到硅谷,大学如何改变了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up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