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拖拖拖,那就OUT了

作者: 沐七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00:05 被阅读0次
    拒绝拖延

    在开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拖延症嘛?

    有人回答:

    001:本来已经计划好的任务,可是时间充裕,等等在做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02:我打算明天早起跑步,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练出来让人羡慕的马甲线,人鱼线,不幸的是第二天下雨了,在睡眼惺忪的状态下,心里对自己说:“下雨了,跑不了了,明天再说吧。”

    003:老板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在下个月初完成并上交,一看时间,还有这么久呢,不着急,等等在做吧,先忙别的事情吧,在如此的情况下,临近快要交接的时候才想到交给我的任务还没走完成,怎么办?加班加点熬夜开始赶制,以至于最后的完成度大打折扣。

    为什么我们会范想去避免而内心却无法抵制的错误?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好的方法督促完成,下面我会从三个方面告诉你

    10秒计划行动

    在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做朋友》一文中说套用莎翁“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题”的句式,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抉择就是“计划还是率性,是个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计划总是必要的。在与计划相关的格言中,我最喜欢的是:“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的计划。”

    人人都会对自己的明天,后天,今年,明年甚至未来做出相应的计划,可是有句话不是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我们周围人总说的一句话,那么我们就要随波逐流,自甘堕落,跟随大众化做一个拖延症患者嘛?

    其实往往是因为我们做的计划太多导致自身就有太多压力去想每天完成的任务所带来的影响,不如我们可以用10秒计划行动帮助我们走出拖延症。

    10秒行动,在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不急于把它做完,而是立刻利用10秒钟时间,完成开头的一部分,先让自己进去一个开始的状态,就如《微习惯》中一样,比如想要早起锻炼跑步,那么你可以先花10秒穿上跑鞋。想要做一顿美食,先花10秒去想像你想做点什么菜。想养成读书的习惯,先花10秒选出你想读的书籍并打开,这么一个简单的改变,做出一个小小的行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拖延。

    10秒的行动,几乎就是一瞬间的时间,也没什么心理压力,在被焦虑情绪压倒、感到疲惫和放弃念头涌上来之前,先获得一点成就感,可以让自己更容易地进入到做事的状态。心理学上有个“蔡式效应”,是说人天生追求圆满,做事只要有一个开头,就会本能地希望能够把它完成,不再拖延。

    压缩时间

    时间对我们来说总是很宝贵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懒癌”的症状。所以我们要学会将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比如我们在做所熟悉的任务时候,即以前曾经做过的,由于已经做过(一次或多次),所以,你清楚地了解这个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知道应该如何拆解任务、应该怎样分配拆解出来的子任务、每一个子任务都有多少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需要消耗多长时间、哪些步骤需要格外小心……在这种情况下,正确估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很容易的。

    我们在对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上做出相应的策略和改动,在下一次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轻松应对,比如一个子任务的文案需要30分钟时间才能够完成,我们会产生拖延的效果,但在长期的积累与应用之下,我们已经熟悉规律和步骤方法,可以在20分钟之内完成,那我们就把这个时间点作为我们的标准,久而久之做事就会越发有效率和成就感,拖延症也会越来越轻。

    减法思考

    曾经看过一个有趣的事,电子游戏的设计者对玩家的心里深谙个中之道。他们为玩家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而且电子游戏不仅有正面回报系统,还有负面回报系统,例如一段时间不登录就会减少经验值等。这种回报系统就类似于设计精良的减法思考模式。在这种模式“监督”下,每个玩家都不由自主地“加油干活”,并且乐不思蜀。

    这种思考模式也发生在我们身边。 比如我们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成就感,而当我们找人寻求帮助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欠下”人情,我们总想在某个时候能够还清,这是因为如果不还清,就好像有一种“东西”压在心里的痛苦,人更倾向于先从痛苦中逃离,其次才是追求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就是做减法的动机比做加法的动机更强烈。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利用减法思考的模式进行,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提高工作效率,战胜拖延症。

    拖延只是偷懒的借口,思考才是行动的出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还在拖拖拖,那就OUT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vj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