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愿意儿子跟我一起睡觉的。
儿子睡觉的时候,时而翻腾,时而坐起,时而爬到我身上,时而又不知道到了哪里?反正在黑夜中,用手摸是摸不到了。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便会想起来儿子六个月大的时候发生的那件事。这么多年,我藏在心底,不敢坦然面对,既怕但当责任,又害怕家人投来埋怨的眼光。
那是二月份的一天,春天提着她的绿色裙摆悄然的走向人间。看着小区里的绿意盈盈,我开心极了,把儿子放进小推车带他出去溜溜。
他这么可爱,圆圆地,大大地脑袋,再加上一双笑起来眯成一条缝的双眼,肉嘟嘟的脸蛋,咯咯咯的笑声,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好可爱!”他的小拳头、小脚朝空中挥舞着,他的身上裹着我妈亲手缝制的厚厚的棉袄棉裤。
小孩子怕热的啊!冬天都要过去了,婆婆还给孩子穿了那么厚的衣服,我自己也就一件打底衫一件外套而已!
最主要的是,把孩子这样推出去是不是太老土了,被别人看到了要笑话的。我自己告诉自己:“天气已经暖和了,给孩子换上那件蓝色的可爱的连体衣吧!”
就这样,我把孩子的棉袄棉裤换了下来,穿上了漂亮可爱的蓝色的天鹅绒的连体衣。正是上午十点多,正好带着儿子晒晒太阳去。
开心愉快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没想到到了晚上,儿子就开始狂打喷嚏。作为护士的我,想着孩子总要通过一次次的与病毒的斗争,增强自己的抵抗力。就这样,过了两天。没想到,第三天,我下班回到家,儿子的呼吸似乎有些费力,精神状态也有些不好。
我开始慌神,叫上老公,开车就去了儿童医院。果不其然,儿子肺炎了!
医生开出了处方,需要输液。虽然我心里想着儿子吃些药既能省钱也不遭罪,但看着奄奄一息的儿子,还是抱着小小的娃去补液了。
输液到第二天的时候,看着抱在怀里,面色苍白的儿子,我下定决心:“带孩子回家吃药,不补液了”。
医生嘱咐着,多观察,如果精神状态还是不好,那还是输液。
接下来就没有带娃输液了,儿子也在慢慢恢复,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我正在庆幸着没有继续给孩子输液。
不知道从何时起,儿子就鼻子“嗡嗡”的,不像以前那样畅通。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明显。带孩子看过五官科、看过呼吸科,用过顺尔宁、海盐水、喷鼻剂,问过同小区的其他妈妈,把关于儿童鼻炎的相关文章或者书籍读了一遍又一遍,得到的结果都是难以根治!只能等孩子慢慢长大,抵抗力增强之后,看看有没有好转。
其实,我也注意到,儿子放暑假或者放寒假回到老家乡下的时候,睡起觉来就会相对平稳些,不知道是不是乡下的空气相对清新些?
“肺开窍于鼻”,假如当初不是我贪图孩子的一时好看,致使孩子感冒、肺炎,是不是也就没了后来的孩子的张嘴呼吸导致“地包天”然后进行牙齿矫正?是不是孩子就不会夜间张口呼吸?是不是就不用担心孩子精力不济,白天上课睡觉了呢?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那部电影《蝴蝶效应》,小时候发生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改变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现实中也正是这样啊!
儿子鼻炎的罪魁祸首是我!但这件事已经发生,我只有带着孩子坦然的面对,毕竟现在的一些小事又会改变孩子以后的命运!
网友评论